泮水秋深爽气全,簪绅戾止共拳拳。
丹青图写三千礼,藻绘形容七十贤。
如堵聿来观盛集,采芹应有赋新篇。
诸生好进公卿业,此日风流亦与传。
【注释】
泮水:指泮宫。泮宫,古代天子学宫的南面门外的水沟,因水清而名泮。此指泮宫的外水沟。秋深爽气全:秋季,清爽的气息。全,尽。簪绅戾止:戴官帽穿官服的人聚在一块。戾止,聚集。共拳拳:互相敬爱的样子。丹青图写:丹青画中记录。三千礼:三千礼仪制度。藻绘形容:修饰文辞,描绘人物。七十贤:七十位有才德的贤人。如堵:像墙壁一样密集。聿来:像“聿至”一样到来。观盛集:观看盛大的集会。采芹应有赋新篇:像《诗经》里的“采薇”那样,创作新诗。赋,作诗,赋诗。诸生:学子们。好进公卿业:努力进入官场。公卿,古时指朝廷中的大臣。风流:风雅,高雅。亦与传:也得以流传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学宫盛景、歌颂儒学教化的诗。全诗以议论为主,兼有叙事和描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一开首即点明建安郡庠之盛。泮水是古代天子学宫的南面门外的水沟,因水清而名泮,此指泮宫的外水沟。秋天,天高气爽,泮水碧波荡漾,一派清凉宁静的景象。此时文人学士云集于此,他们戴着官帽穿着官服,聚在一块,互相敬重地交流着学术思想。
接着诗人用丹青画来比喻儒家经典,说儒家经典记载了三千礼仪制度,通过绘画的形式加以形象表现;又以藻绘形容来形容儒士们修饰文辞、描绘人物的才华横溢。这里的“三千礼”、“七十贤”都是泛指当时学术界的人才辈出,而“丹青”、“藻绘”则是指他们的学识渊博,才情出众。
接下来诗人又从侧面描写了学宫的盛况。如堵的学子们汇聚成一道道人流,如同墙壁一般密集。“聿来”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学生们如同奔赴盛会一般踊跃而至的景象。他们或驻足欣赏,或吟咏赞叹,都为这盛事所吸引。
最后两句则转向赞颂儒学的教化之功。学子们之所以纷纷努力进入官场,是因为儒学教育使他们懂得了如何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他们应该将这种风气传承下去,使之得以流传下来。
这首诗通过对建安郡庠盛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儒学教化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社会进步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