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险航深岐路赊,国恩未报敢咨嗟。
感公秀句浑惊俗,送我孤踪远使巴。
民讼稀疏几吏隐,官居岑寂似山家。
举头霄汉思贤躅,聊和来篇示拜嘉。
【注释】
①刘子先:人名。舍人:官名,唐宋时为中书舍人,掌制诰诏令之事。②梯险:攀援险阻。航深:泛指渡江。岐路:岔道,分路。③咨嗟(zhān yā):叹息。④秀句:优美的诗句。⑤逋(bū)使:流放的人。巴:地名。这里泛指偏远的地方。⑥民讼稀疏几吏隐:形容官吏很少,百姓的纠纷也少。⑦岑寂(cén jì):孤独寂寞。山家:指隐居山林的隐者。⑧霄汉:天上云霄和天河,喻高远。贤躅(zhú):榜样、楷模。⑨来篇:即前文的答诗。⑩嘉: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与好友分别之际,写诗抒发了离别时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是说自己虽身居要职,却因未尽报国之志而不敢自满自足。“国恩”二句,承“未报”二字,说自己虽然感念皇恩浩荡,但因公务繁忙,无法报答圣恩。“感公”二句,又由自己的感受,转写友人的感受,说友人的诗句优美,足以惊世骇俗,而我即将远走巴蜀,不能与他共同欣赏这美好的诗句。
后四句写自己的离愁别绪。“民讼”二句,是说由于官府不事骚扰百姓,所以百姓的纷争较少,官府也因此显得清闲宁静。“举头”二句,写自己远离京城,仰望天空,怀念贤德之人。而友人则远去巴蜀,远离京城,自己只能通过诗歌表达对他的祝愿和思念。全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对自己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