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麝时时暗袭人,蔷薇露湿满枝春。
若教粉蝶知音耗,应怨韶华枉误身。

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

唐仲友诗作赏析

  1. 山麝时时暗袭人,蔷薇露湿满枝春。
  • 注释:山麝时常悄然逼近人类,使人心有所动;蔷薇花露水沾湿了树枝,春意盎然。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山麝的悄然接近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而蔷薇花露水的沾湿则增添了春日的清新与活力。
  1. 若教粉蝶知音耗,应怨韶华枉误身。
  • 注释:如果让粉蝶知晓它们的伴侣已经离开,它们应该会怨恨青春的流逝,因为它们的伴侣被误用在了其他地方。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奈之情。通过粉蝶的视角,诗人传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以及对美好缘分的珍惜。
  1. 此花清绝似幽人,苦耐冰霜不爱春。
  • 注释:这朵花清雅绝伦,仿佛一位隐士,尽管历经严寒却依然坚韧不屈,不愿屈服于春天的温暖之中。
  • 赏析:此句赞美了蜡梅的坚毅品质,它不畏严寒,即使在冬天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诗人将蜡梅花比作隐士,寓意着其内心的高洁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
  1. 蜡蕊轻明香万斛,黄姑端的是前身。
  • 注释:蜡梅的花瓣轻盈透明,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仿佛能装满万斛之缸。黄姑即是蜡梅的另一个名字,它的存在就像是前世今生的化身。
  • 赏析: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蜡梅的香气及其象征意义,蜡梅花瓣的轻盈透明和香气的浓郁让人联想到一种神秘的力量。黄姑作为蜡梅的另一名称,暗示了其与蜡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1. 长伴南枝带雪开,浑无蜂蝶去徘徊。
  • 注释:蜡梅常伴南枝盛开,带着雪花的美丽,然而却很少有蝴蝶或蜜蜂前来探访,显得有些孤独。
  • 赏析:此句描绘了蜡梅独特的生长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它能够在寒冷的季节中独自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独特之美。同时,它也反映了蜡梅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虽然美丽却鲜有人知。
  1. 可能熟识金仙面,只有诗人日日来。
  • 注释:或许有人熟悉金色仙人的面孔,但只有诗人每天来此寻找灵感。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他不仅欣赏蜡梅的美,还常常以蜡梅为题材进行创作,将其视为心灵的寄托和灵感的来源。

通过对《蜡梅十五绝和陈天予韵》的逐句释义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