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雨翻云一霎中,雷鞭击柱起乖龙。
推愁正倚三杯酽,破睡那能一枕浓。
桑下持锄如许健,席间失箸若为容。
诗翁只作啼婴看,万斛珠玑唾手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律,描述了正月十四日半夜雷雨的景象和心情。
覆雨翻云一霎中,雷鞭击柱起乖龙。
注释:雨水倾泻,云雾翻涌,一刹那之间。雷声轰鸣,仿佛在敲打着柱子,激起了一条巨大的龙。
推愁正倚三杯酽,破睡那能一枕浓。
注释:想要驱赶忧愁,正好借着酒意,一杯又一杯地喝。但是雷雨却让人难以入睡,即使醉了也难以入睡。
桑下持锄如许健,席间失箸若为容。
注释:桑树下拿着锄头,显得如此强壮。席上丢了筷子,不知道如何是好。
诗翁只作啼婴看,万斛珠玑唾手供。
注释:我只是一个像孩子一样的诗人,只能看到这雷雨的壮丽景象,而这一切都像是随手可得的珍珠一样美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四日半夜雷雨的景象,通过雷鸣、雨滴等自然现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雷雨的力量和美丽。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