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榱翠桷刻蛟螭,蒿艾不剪与户齐。
野鼠群行昼蹑壁,山鬼一脚夜撼扉。
胡骑扫迹今已非,官兵纵暴来无时。
千炷眈眈四壁立,主人避地何时归。

【注释】安仁县:今湖南省郴州市北安区。第:官府,官邸。常馆:指安仁县的县尹。过客:来客。华榱:雕花的木梁。翠桷:雕刻着各种花纹的椽子。刻蛟螭:雕刻成蛟龙和螭虎的形状。蒿艾:草本植物,泛指草木。不剪:不修剪。与户齐:高到和门板一样高。野鼠群行:一群野鼠在白天跑动。昼蹑壁:白天跳上墙头。山鬼一脚:形容山中妖怪,一脚踢坏一扇门。胡骑: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骑兵的称呼。扫迹:清除痕迹。今已无:现在已经没有了。官兵纵暴:官兵任意施暴。来无时:随时都可能出现。眈眈:炯炯有神的样子。千炷:一千炷香。四壁立:四周墙壁都燃着蜡烛,显得非常明亮。主人避地:主人躲避战乱,无处可归。何时归: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

【赏析一】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诗人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剌史期间所写。这首诗以极其夸张、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安仁县谷氏家族为逃避官兵的横征暴敛而四处逃难的情景。首句“安仁县有大第一区官兵”,点明题旨,说明谷氏族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逃亡的原因;二、三句描绘出谷氏族人避难时的惨状;四、五句写谷氏族人到处流浪,无处安身;末两句则是对他们悲惨遭遇的感慨。全诗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逼真传神。

【赏析二】《唐才子传》记载李贺曾因家贫而作《苦哉行》,其内容为:“天街踏青多足迹,雨后泥深三尺余。朝从东市走西陌,暮自南邻去北居。”李贺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往往以奇特想象为特点。这首诗虽然不是李贺的作品,但从形式上看,却具有李贺诗歌的明显特征。首先,诗的结构与李白《蜀道难》相同,都是七言古诗,且篇幅较长。其次,诗的内容也与李贺的《苦哉行》类似,都是以抒情为主,通过写自己奔波劳顿之苦来抒写心中郁积已久的愤懑之情。《唐才子传》评李贺的诗云:“长吉富艳精工,情致绵密,风骨奇峭,理入于玄。”可见李贺的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且其作品在思想性方面也有很深的内涵。然而,由于他的诗过于奇特虚幻,缺乏生活的真实性,因此在当时并不为人们接受。尽管如此,李贺的诗仍不失为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赏析三】这首诗以极其夸张、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谷氏族人避难时的惨状,表现了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首句“安仁县有大第一区官兵”,点明题旨,说明谷氏族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逃亡的原因;二、三句描绘出谷氏族人避难时的惨状;四、五句写谷氏族人到处流浪,无处安身;末两句则是对他们悲惨遭遇的感慨。全诗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逼真传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