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举此问瞿昙,已筑虚空作小庵。
不但燕闲充泛宅,亦堪来往寄浮骖。
江湖有理吾将老,鱼鸟无心客自惭。
非复云安忧斗水,床头垂手得清甘。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 凭谁举此问瞿昙,已筑虚空作小庵。

  • 注释: “凭谁”表示向谁提出疑问或请教。这里的“凭谁”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向佛家大师请教。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他想要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追求真理的愿望。同时,这句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渴望。

第二句: 不但燕闲充泛宅,亦堪来往寄浮骖。

  • 注释: “燕闲”指的是闲暇无事时的生活状态。“泛宅”可能是指泛舟水上的居所。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人在空闲之余,可以乘坐船只,在水上自由自在地游荡。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 江湖有理吾将老,鱼鸟无心客自惭。

  • 注释: “江湖”指的是江河湖海,寓意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道理、规律。
  • 赏析: 诗人通过对江湖的观察,体会到了世间万物的规律和道理。这种感悟让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同时也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反思和自责。

第四句: 非复云安忧斗水,床头垂手得清甘。

  • 注释: “云安”可能是指一种宁静的状态。“垂手”在这里可能是指放下手头的事情,享受生活。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忧虑和纠结,而是学会了放下手中的事务,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种生活方式让诗人感到身心愉悦,仿佛置身于清新甘甜的环境中。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还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人生态度的转变。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