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一发暮云孤,愁向湘累讯故都。
凤去只馀韶乐在,雁来还有帛书无。
杏坛有客陈孤注,平陇何人复五铢。
歌彻黍离风雨恶,南山深处叫乌乌。

江南西迁国之亡天也歌以纪之

吴峰一发暮云孤,愁向湘累讯故都。

凤去只馀韶乐在,雁来还有帛书无。

杏坛有客陈孤注,平陇何人复五铢。

歌彻黍离风雨恶,南山深处叫乌乌。

译文:
在江南的西迁之路上,国家的消亡如同天命一般,因此用歌声来记录这一历史事件。
夕阳下的山峰,云雾缭绕,仿佛是一片孤独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忧愁,不断询问着湘水边的消息。
凤凰已经离开,只剩下韶乐依然存在;大雁归来,却再也听不到帛书的声音。
在杏坛之上,有个客人陈孤注,他在平地上耕作,希望能找到恢复五铢钱的方法。
当歌曲结束时,黍离之悲和风雨的恶劣让心情更加沉重,只能听到南山深处乌鸦的叫声。
注释:

  1. 江南西迁国之亡天也歌以纪之:描述的是南迁的历史事件,国家因各种原因而被迫迁移,最终导致了灭亡。用“歌以纪之”的方式来记录这一历史事件。
  2. 吴峰一发暮云孤:形容夕阳下的山峰景象,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3. 愁向湘累讯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担忧,因为战争或政治动荡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
  4. 凤去只馀韶乐在:指凤凰已经飞走,只剩下韶乐还在继续演奏。韶乐,古代的一种音乐。
  5. 雁来还有帛书无:表示大雁归来,但却没有带回帛书,帛书是一种书信,这里用来比喻消息的缺失。
  6. 杏坛有客陈孤注:在杏坛这个地方,有一位客人陈孤注,他可能是一位学者或者教师,致力于研究学问或教育学生。
  7. 平陇何人复五铢:指在平地耕种的人们,他们希望能找到恢复五铢钱的方法,五铢钱是古代一种货币单位,象征着稳定和繁荣。
  8. 歌彻黍离风雨恶:描述了当歌曲结束时的情境,黍离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的黍离可能是指歌曲的结束,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情感表达。风雨恶劣则形容天气的糟糕,给人们的心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9. 南山深处叫乌乌:描绘了山中乌鸦的叫声,给人一种荒凉、孤独的感觉。乌乌可能是对乌鸦叫声的模仿或形容,强调了声音的凄厉和悲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