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当自醑,有室莫共处。
古今一丘貉,何能坐飞语。
【注释】
盘礴:徘徊。范文正公祠:范仲淹,谥号文正,人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译文】
有酒就自饮,有室不共居。
古今都是一个样,怎么能坐而论道?
【赏析】这首诗作于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作者黄鲁直时年四十二岁。当时北宋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开头两句“有酒当自醑,有室莫共处”,是说有了美酒应该自己喝,有了房子不能和人住在一起。诗人在诗的开头便提出两个问题,这既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讽刺,也是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一种表白。他希望远离尘嚣,独善其身,过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这种思想在他早年所作的《题李凝幽居》中就有表现,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喜欢这样的闲情逸致,也向往这样的生活方式。因此,他选择了退隐山林,归隐田园的道路。
中间两句“古今一丘貉,何能坐飞语”,是说古今都一样,怎么可以坐着空谈高论。这是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一种批判,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认识。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应该有自知之明。如果一味地空谈阔论,就会像古代的陈腐之士一样成为历史的糟粕。
【创作背景】黄庭坚与苏轼同时代,但二人交恶。苏轼被贬惠州后,曾作《东坡志林》,对黄庭坚大加指责;黄庭坚则作《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等诗来反击。这首小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