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云物更风流,澹澹烟藏古寺楼。
敌国漫轻江似带,史臣能视橘为侯。
荒台有鹿姑苏晚,坏阁无香建业秋。
到了贤明出中土,莫夸歌舞霸南州。
江南怀古
六朝云物更风流,澹澹烟藏古寺楼。
敌国漫轻江似带,史臣能视橘为侯。
荒台有鹿姑苏晚,坏阁无香建业秋。
到了贤明出中土,莫夸歌舞霸南州。
注释:
- 江南怀古:对江南地区的历史、地理或人文景观的怀旧和感慨。
译文:
六朝时期的云雨之物更加风流迷人,烟雾弥漫的古寺楼阁在淡烟中隐约可见。
敌人轻视我们如同看待一条像腰带一样狭窄的江流,但历史上的史臣能够识破这种假象,将那些被当作是贵重水果的橘子视为国家之宝。
荒凉的台地上有野鹿徘徊,建业(今江苏南京)的旧楼已经残破不堪,失去了往日的香气。
到了明智的君主出现于中土,不要再夸耀我们的歌舞文化统治南方了。
赏析:
这首五言诗通过对江南地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首句“六朝云物更风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六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风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浪漫。次句“澹澹烟藏古寺楼”,则通过烟雾中的古寺楼阁,进一步渲染了江南地区的神秘与宁静。第三句“敌国漫轻江似带”,则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讽刺,暗指外敌对我国轻视的态度,就像一条狭窄的江流一般。
接下来的三句“史臣能视橘为侯”,则通过史臣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对百姓的压迫。第五句“荒台有鹿姑苏晚”则描绘了战后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的感叹。最后一句“到了贤明出中土,莫夸歌舞霸南州”,则是诗人的总结与期望,希望统治者能够明智地治理国家,不再炫耀歌舞文化统治南方。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江南地区的历史与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情感丰富、内涵深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