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压荒城见远村,倚阑衣袂拂苔纹。
猿啼晓树枝枝雨,僧下秋山级级云。
招客酒旗临岸挂,灌田溪水凿渠分。
洞中应有神仙窟,缭乱红霞出紫氛。

诗句释义:

  1. 登台州城楼:此句表明了作者在登上台州城楼时的情景。
  2. 楼压荒城见远村:高楼直插云霄,压着周围的荒芜之城,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
  3. 倚阑衣袂拂苔纹:作者靠在栏杆上,衣袂轻轻拂过墙上的苔藓纹理。
  4. 猿啼晓树枝枝雨:清晨时分,猿猴的叫声伴随着细雨落在树枝上。
  5. 僧下秋山级级云:僧人在秋天的山间行走,周围云雾缭绕。
  6. 招客酒旗临岸挂:酒馆门前挂着招客的酒旗,暗示可能有客人到来。
  7. 灌田溪水凿渠分:灌溉田地的溪水被开凿的渠道分成若干部分,说明农田灌溉工程的存在。
  8. 洞中应有神仙窟:山洞里应该住着神仙,这里的“神仙”比喻为隐居的人。
  9. 缭乱红霞出紫氛:缭乱的红霞从紫色的雾气中升起,形容景色壮观美丽。

译文:

登上了台州城楼,高楼直插云端,俯瞰四周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在清晨,我靠在栏杆旁,衣袖轻拂着墙壁上的苔藓纹理。听到树上的猿猴啼叫,仿佛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僧人在秋天的山间行走,周围云雾缭绕。酒馆门前挂着招徕客人的酒旗,暗示可能有客人到访。田间的水流被开凿的渠道分成若干部分,用于灌溉田地。山洞内或许居住着隐居的人,这里的“神仙”比喻为隐士。缭乱的红霞从紫色的雾气中升起,形成一幅壮观而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台州城楼上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和感受到的宁静氛围。诗中的“楼压荒城见远村”、“猿啼晓树枝枝雨”等意象,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僧下秋山级级云”以及“灌田溪水凿渠分”等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情况。最后一句“洞中应有神仙窟”,则是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文精神的寄托,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