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矣三年病,天乎百岁期。
尸饔犹有母,传业更无儿。
便作平生尽,空多国士知。
增光在金友,人得记埙篪。

【注释】:

  1. 挽诸葛寿之
    挽,哀悼。寿之,即“寿之君”,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侯”,“寿”是他的尊称。
  2. 命矣三年病
    三年,指诸葛氏去世前三年,当时诸葛亮已经五十三岁了。“病”,指他的病逝。
  3. 天乎百岁期
    “天乎”是一种感叹句式,表达对命运的无奈;“百岁期”,指诸葛亮活了一百岁。
  4. 尸饔犹有母
    “尸饔”,指尸体上的供品,这里比喻诸葛亮的遗愿。“母”,指他的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在临终时还想着为母亲留下遗赠。
  5. 传业更无儿
    “传业”,指诸葛亮生前留下的事业和学问。“儿”,指后代,这里指他的后代。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生前没有留下后代来继承他的事业和学问。
  6. 便作平生尽
    “便”,表示顺承,这里是“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一生都在努力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7. 空多国士知
    “国士”,指有才能有志向的人士。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诸葛亮一生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后人的赏识,但他的才华和志向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
  8. 增光在金友
    “增光”,增加光亮,这里指增加后人对他的敬仰。“金友”,指金朝的友人,这里指后世的学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的智慧和品德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9. 人得记埙篪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这里比喻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后人将记住那些像埙和篪一样杰出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对诸葛亮(即诸葛恪)的悼念之作。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世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精神令人敬佩。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其一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的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