皦皦志士心,玉壶冰露寒。
整冠默危坐,抚卷慨永叹。
胶扰天下事,岂逃吾静观。
是心本如水,风过成涛澜。
蚁或作牛斗,雀常用珠弹。
万境各颠倒,何者为忧欢。
圣学有宗盟,口血应未干。
进修在覆篑,趋舍防奔湍。
正须极高深,乾坤见倪端。
规摹括四代,宗庙富百官。
譬如入玉府,璆琳杂琅玕。
逢原在左右,谅非登天难。

【注释】

仲弟:指作者的堂弟。应符用昌黎龊龊诗韵作咄咄篇,即指其堂弟应符所作的《咄咄篇》。

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字。龊龊(chuō chuō):文辞简练而有力。

自警:自己警戒。用韵作欣欣篇,即指他所作之《欣欣篇》,以自戒。

应求:应和求索。次韵作皦皦篇,即指他所作之《皦皦篇》,以应求。

见志:表达自己的志向。

皦皦志士心,玉壶冰露寒。

整冠默危坐,抚卷慨永叹;胶扰天下事,岂逃吾静观。

皦皦志士心:志士之心如冰清玉洁一般纯洁坚定。

整冠:整理好帽子。

默危坐:默默地坐着。

胶扰:纷乱。

胶扰天下事:纷乱天下的大事。

胶扰,本意系纠缠、缠绕之意。此处引申为纷繁复杂之意。

岂逃吾静观:怎么能逃避我的静观呢?静观,指冷静观察,不卷入纷争。

是心本如水,风过成涛澜。

是心:此心。

本如水:本意指心如流水,清澈透明无杂念。此处引申为心如明镜般洁净,不为世俗所染。

风过:风一吹拂。

成涛澜:波涛汹涌,形容心随外物起伏变化。

蚁或作牛斗,雀常用珠弹;万境各颠倒,何者为忧欢;圣学有宗盟,口血应未干;进修在覆篑,趋舍防奔湍;正须极高深,乾坤见倪端;规摹括四代,宗庙富百官;譬如入玉府,璆琳杂琅玕。逢原在左右,谅非登天难。

蚁或作牛斗,雀常用珠弹:蚂蚁有时变成大象,有时又像星星一样闪烁,就像小鸟经常被用来打斗和玩耍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万境:指世间万物。

各颠倒:各有颠倒之处。

何者为忧欢:哪有什么快乐和悲伤?

圣学有宗盟:圣人之学有其根本宗旨和纲领。

口血应未干:口血尚未干,比喻学问未尽。

进修:学习进步。

覆篑:堆土成山。喻指不断积累,逐步攀登。

趋舍:取舍。

防奔湍:避免急流冲击。比喻做事要慎重,不要轻举妄动。

正须:必须。

极高深:思想境界非常高深。

乾坤:天地,象征宇宙。

倪端:端倪,指事物的开始、端倪。

规摹:模仿、效法。

括:包括、涵盖。

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

玉府:神话中藏宝物的地方,这里泛指珍宝之地。

璆琳:美玉和珠宝。

杂琅玕:混合在一起的宝石和玉石。比喻事物繁多混杂。

逢原:遇到本原、本质之意。左右:指身边的事物或人。

谅:相信。

登天:到达天上。比喻极高的境界或目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给堂弟应符的赠答之作。从形式上看,全诗都是对堂弟的劝诫和激励,充满了浓厚的兄弟情深。诗人首先以“志士”自喻,表明自己胸怀壮志,志存高远;接着通过描绘堂弟的言行举止,赞美堂弟为人处世的正直无私;最后通过对比古今贤人的高尚品质,进一步勉励堂弟要立志高远,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而又富有感染力,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