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
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
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
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
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
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
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
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
兄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
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
凉风从何来,池花动轻䔩。
顾□传新章,爽气涤炎伏。
如临古涧旁,泓澄碧环复。
如倚青林下,松风对心读。
善诗如善韵,警响间圆熟。
但令契人心,勿令骇人目。
我爱二君子,芳馨袭兰菊。
迎秋月色新,佳香满晴宿。
安得扁舟去,□□荫溪谷。
论诗暮继朝,吟思俱毣毣。

这首诗是翁千四的弟弟翁千十四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我们来看第一句:
译文: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
注释:这里的“翁侯”可能是指翁千四的名字中的姓氏“翁”。而“两兄弟”指的是翁千四和他的弟弟。“志尚等高独”表示两人都有远大的志向和独立的人格。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他们的品格和才华。

第二句:
译文: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
注释:这里的“闲心”和“逸兴”都是形容心情的词语,表示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没江鸥”和“狎山鹿”分别描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亲近自然、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
译文: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他的弟弟没有中举,但他依然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才华。这里的“高风”可能是指他的品德高尚,能够感动人心。而“动乔木”则形容了他的名声远扬。

第四句:
译文: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
注释:这里的“湘南”可能是指湖南南部地区,而“花满汀”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这两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他在湘南地区的隐居生活,以及那里的美景。

第五句:
译文: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回到家乡后,开始了山水游赏的生活,并且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里的“词源”可能是指他的诗歌才华,而“倾百斛”则形容了他所创作的诗歌数量之多。

第六句:
译文: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
注释:这里的“令弟”可能是指他的另一位弟弟,而“小谢徒”则形容了他弟弟的学识渊博。这里的“深沉”和“郁林麓”分别描绘了他弟弟的学识和性格特点,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欣赏。

第七句:
译文: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
注释:这句诗意味着他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阅读大量的书籍,并且在闲暇之余,也喜欢种植竹子。这里的“优游”和“几竿竹”分别描述了他的生活方式和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展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第八句:
译文: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虽然会弹琴但并不以此为傲,而且饮酒时也不会沾湿酒杯。这里的“能琴弦不理”和“少饮巾未漉”分别描绘了他对待琴技和酒量的淡泊态度,展现了他对名利的超然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第九句:
译文:兄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
注释:这里的“兄倡”和“弟酬”分别描述了哥哥和弟弟之间的互动,即哥哥带头唱歌,弟弟回应唱和。这里的“音调谐击筑”则形容了他们的歌声和谐悦耳,如同击打乐器一样美妙。

第十句:
译文: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白天的时候他在小窗旁休息,因为炎热的天气让他感到烦躁不安。这里的“昼卧小窗南”描绘了他白天休息的情景,而“烦暑在荷屋”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因炎热而感到困扰的心情。

第十一句:
译文:凉风从何来,池花动轻䔩。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询问凉风从哪里来,以及池中的花儿是否因为风而摇曳生姿。这里的“凉风”和“池花动轻䔩”分别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景物的动态美。

第十二句:
译文:顾□传新章,爽气涤炎伏。
注释:这里的“顾□”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事物或景象,而“新章”则指新的作品或新的篇章。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他的新作品或新作品带来的清新气息能够消除炎热带来的不适感。

第十三句:
译文:如临古涧旁,泓澄碧环复。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仿佛站在古老的山涧旁,周围环境清澈透明、美丽如画。这里的“古涧旁”和“泓澄碧环复”分别描绘了山涧的环境和它周围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第十四句:
译文:如倚青林下,松风对心读。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仿佛靠在青翠的树林下,听着松风吟诵,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这里的“青林下”和“松风对心读”分别描绘了树木和风的环境,展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第十五句:
译文:善诗如善韵,警响间圆熟。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他的诗歌写得非常好,就像音乐一样优美动听。这里的“善诗”和“善韵”分别描述了诗歌和韵律的优点,而“警响间圆熟”则强调了诗歌的音韵之美和节奏的完美搭配。

第十六句:
译文:但令契人心,勿令骇人目。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能够触动人心,不必过于华丽夺目以至于惊吓到人们。这里的“但令契人心”强调了诗歌要能够打动人心的重要性,而“勿令骇人目”则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第十七句至第十九句:这些句子都在描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二十句:
译文:我爱二君子,芳馨袭兰菊。
注释:这里的“二君子”指两位兄弟,而“芳馨袭兰菊”则形容了他们如同兰花一样高雅,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第二十一句:
译文:迎秋月色新,佳香满晴宿。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秋天月色的美丽以及夜晚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凉爽宜人。这里的“迎秋月色新”和“佳香满晴宿”分别描绘了秋天的月色和夜晚的香气,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第二十二句:
译文:安得扁舟去,□□荫溪谷。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小船去溪边或者山谷中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就好了。这里的“安得扁舟去”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

第二十三句:
译文:论诗暮继朝,吟思俱毣毣。
注释:这句诗意味着他会在每天的傍晚继续讨论诗歌的创作,并且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这里的“论诗暮继朝”描绘了他每天下午开始讨论诗歌的场景,而“吟思俱毣毣”则形容了他沉醉在诗歌创作中的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