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接江西派,声名过浙间。
弃官从早岁,买屋向深山。
文集通僧借,渔舟载鹤还。
待予归旧里,又得到柴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题信州赵昌甫林居》—— 赞美赵昌甫在山林中的隐居生活。
  2. 谱接江西派,声名过浙间。
  3. 弃官从早岁,买屋向深山。
  4. 文集通僧借,渔舟载鹤还。
  5. 待予归旧里,又得到柴关。

注释及赏析:

  1. 谱接江西派,声名过浙间。
  • 谱: 这里指的是书法风格或流派。
  • 江西派: 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强调笔法的刚健与力度。
  • 声名过浙间: 名声超过浙江一带,意味着在书法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 译文: 他的书法风格与江西派相近,声名远播至浙江地区。
  • 注释: 这里的“谱”特指书法艺术的风格或流派。
  • 赏析: 赵昌甫的书法艺术风格深受江西派影响,且因其精湛的技艺而闻名遐迩。
  1. 弃官从早岁,买屋向深山。
  • 弃官从早岁: 放弃官职,选择年轻时就隐退山林。
  • 买屋向深山: 在深山之中购买房屋,过着简朴的生活。
  • 译文: 他放弃官场生涯,追随年少时的梦想,在深山中买下房子定居。
  • 注释: 此处描述了赵昌甫放弃世俗功名,追求隐居生活的决心和行动。
  • 赏析: 这种选择体现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脱,是对古代隐士生活态度的一种理想化描绘。
  1. 文集通僧借,渔舟载鹤还。
  • 文集: 指书信、文稿等文学作品。
  • 通僧借: 通过与僧人的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 渔舟载鹤还: 形容诗人像渔翁一样悠然自得,同时也寓意着高洁的志向。
  • 译文: 他的文稿能够与僧人交流学习,同时,他乘坐渔船和白鹤一起归来。
  • 注释: 这里描绘了诗人不仅注重文学创作,还注重与外界的互动与学习。
  • 赏析: 诗人通过与僧人的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同时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高洁生活的态度。
  1. 待予归旧里,又得到柴关。
  • 待予归旧里: 我期待回到故乡。
  • 又得到柴关: 在这里得到了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即柴关。
  • 译文: 我期待回到我的故乡,那里又有一个可以安全避难的地方。
  • 注释: “柴关”可能是指一处具体的安全之地或避风港。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后渴望安定的心境。通过这样的表述,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的深深怀念。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赵昌甫的隐居生活及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中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中的“谱接江西派”、“声名过浙间”等词语,不仅展现了赵昌甫在书法艺术领域的成就,也反映了他对个人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的重视。此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