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逢巴客买猿皮,一片蒙茸似黑丝。
常向小窗铺坐处,却思空谷听啼时。
弩伤忍见痕犹在,笛响谁夸骨可吹。
古树团团行路曲,无人来作野宾诗。
猿皮
路逢巴客买猿皮,一片蒙茸似黑丝。
常向小窗铺坐处,却思空谷听啼时。
弩伤忍见痕犹在,笛响谁夸骨可吹。
古树团团行路曲,无人来作野宾诗。
译文:
路上遇到卖猿皮的人,看到一片蒙茸的猿皮就像黑色的丝线。
常常是把猿皮铺在小窗前的坐处,却思念着在空旷的山谷听到猿声的时候。
弩箭射穿后,仍能看到猿皮上的痕迹,但谁能吹奏出这猿皮的笛音呢?
四周都是古树环绕的小路,没有人来写这首描写猿皮的诗歌。
注释:
- 路逢巴客:在路上遇到了卖东西的商人。巴客,古代对商人的称呼。
- 一片蒙茸似黑丝:形容猿皮的颜色和质地。一片,满;蒙茸,杂乱的样子;似黑丝,像黑色丝线一样。
- 常向小窗铺坐处:常常是铺在小窗前的坐处。
- 却思空谷听啼时:却思念在空寂的山谷中听到猿鸣的声音。
- 弩伤忍见痕犹在:弩箭射穿后,仍能看到猿皮上的痕迹。
- 笛响谁夸骨可吹:谁又能吹奏出这猿皮的笛音呢?
- 古树团团行路曲:四周都是古树环绕的小路。
- 野宾诗:没有诗人来写这首描写猿皮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猿皮的外观、声音以及与它相关的回忆和感受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以卖猿皮的商人为切入点,通过对猿皮的观察和思考,引发了一系列的回忆和感慨。其中,“弩伤忍见痕犹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向往。而“却思空谷听啼时”,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