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近门方不险,刺桐疏处见僧归。
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
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绿相围。
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高山寺晚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石路近门方不险,刺桐疏处见僧归。

  • 石路:指山中的石阶,通常由石头铺成,便于行走。
  • 近门:靠近寺庙的大门,说明地点比较安全。
  • 方不险:表示此处的石路虽然陡峭,但并不危险。
  • 刺桐:一种热带植物,其果实可用来装饰或食用,这里可能是比喻山上的一种植物。
  • 疏处:稀疏的地方。
  • 见僧归:看到僧侣返回寺庙。

第二句: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

  • 小坡重叠:形容山势起伏,坡道曲折。
  • 无平屋:没有平坦的房子。
  • 四月阴寒:四月通常是春天,但这里的“阴寒”可能指的是天气阴沉,气温较低。
  • 尚裌衣:仍然穿着短袖衣服,可能是因为天气较冷。

第三句: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绿相围。

  • 道州:可能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境内,这里用作比较的对象。
  • 高莫比:形容山峰之高超过其他山峰,无人能及。
  • 水分湘口:形容湘江的水从山中流出,形成环绕的景色。

第四句: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

  • 暮云:傍晚的天空云彩,这里用来表达天空的辽阔。
  • 不隔东南望:天空中的云彩并没有阻挡视线,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景象。
  • 一片遥兼白鸟飞:整个景象如同一幅画,远方的山峦、白云和飞翔的白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高山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刺桐疏处见僧归”一句,通过描绘僧人的身影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而“暮云不隔东南望”,则表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