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枝宿雨碎滴下,野鹤巢边多水禽。
不见蓑衣台上晒,来人自起钓鱼心。
诗名:题李半村晒蓑台
松枝宿雨碎滴下,野鹤巢边多水禽。
不见蓑衣台上晒,来人自起钓鱼心。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
- 松枝宿雨:指清晨的松树因为昨夜的雨水而显得更加翠绿。
- 野鹤巢边:指在野鹤筑巢的地方。
- 多水禽:指周围有很多水鸟。
- 不见蓑衣台上晒:指的是没有看到有人在晾晒蓑衣(一种常用的防雨工具)。
- 来人自起钓鱼心:暗示有一个人可能正在准备去钓鱼。
赏析:
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早晨。松树因夜雨显得生机勃勃,而野鹤则在巢边悠闲地觅食,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然而,在这平静的场景中,诗人巧妙地引入了“不见蓑衣台上晒”这一细节,打破了平静,让人不禁联想到可能有其他人也在忙碌或准备开始一天的活动。最后一句“来人自起钓鱼心”,不仅揭示了诗人的观察细致,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丰富。
徐照的《题李半村晒蓑台》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乡村生活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是宋诗中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