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钟苑囿乐如何,货色贪淫勇更多。
伐国交邻徒屡问,用贤曾不到邹轲。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通过描写齐宣王好大喜功、贪图享乐的丑恶行径,深刻地抨击了齐宣王荒于政事、不恤民生的昏庸无能。
首先看第一句“鼓钟苑囿乐如何”,意思是说,在鼓钟声中度过一天是多么的快乐。这里的“鼓钟”指的是奏乐,是一种娱乐活动,“苑囿”则是指皇家园林。诗人通过对这种娱乐活动的赞美,暗示了宣王沉溺于享乐之中,忘记了国家大事,从而引出后面的讽喻。
第二句“货色贪淫勇更多”,则是对齐宣王性格和行为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货色”指的是财物,“贪淫”则是指贪婪无度,“勇更多”则是说他的勇气更加过人。整句话的意思是,齐宣王不仅喜欢享乐,而且贪婪而无道,勇气更胜一筹。
第三句“伐国交邻徒屡问”,则是说齐宣王对外扩张的行为。这里的“伐国”指的是攻打其他国家,“交邻”则是指与邻国交往,“徒屡问”则是说这种行为多次发生。整句话的意思是,齐宣王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挑起战争,与邻国进行频繁的交往。
最后一句“用贤曾不到邹轲”,则是对齐宣王用人不当的批判。这里的“邹轲”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谋士,他曾经为燕国出谋划策,帮助燕国打败了齐国。但在这里,诗人将邹轲比作齐宣王身边的谋士,暗指这些谋士并不被齐宣王所用。整句话的意思是,齐宣王在用人上非常吝啬,连邹轲这样的人才都被弃之不用。
这首诗通过描绘齐宣王的荒淫无道和对外扩张的行为,以及用人上的吝啬和无能,深刻地揭露了齐宣王的昏庸无能,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