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
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诗句,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逐句进行分析,最后再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思想情感等进行赏析。
“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大意是:关中的人们称赞萧何辅助刘邦为帝,收集图籍运送军饷,驻守关中。“相国人”,指关中的人民,“相国”,古代官名,掌丞天子及辅佐之政,此处用来形容萧何。“赞”,赞叹;“沛公”,即刘邦,此处指汉高祖。“收图运饷”,“收图”,指收集图籍,运饷,运送军粮。“守关中”,驻守关中地区。从这四句可以看出萧何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立下大功劳。
“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大意是:不知道用四川作为根本,这是开创帝王基业的第一功。“蜀”是指四川。“不知”,指不知道或不认识到。“根本”,指事物的根本。“兴王”,指开创帝王基业。“第一功”即第一功绩。从这四句可以看出,萧何在平定天下后,没有把重点放在蜀地,而是选择守卫关中,认为蜀地不是根本,而关中才是根本,所以这是开创帝王基业的第一功。
【答案】
译文:关中的人民称道萧何辅佐刘邦为帝,收取图籍运送军饷,驻守关中。不了解以四川作为根本,这是开创帝王基业的第一功。
赏析:《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说:“汉元年(前206年)……汉王既定关中,引兵西乡,萧何送之。”汉王刘邦进入关中之后,为了巩固政权,萧何采取了积极措施,他一方面收集秦朝的图籍,另一方面又运送粮草,以备军队的需要,使刘邦得以顺利进入关中。然而,当刘邦入关后,他却没有把目光盯在蜀地,而是驻守在关中,因为他认为蜀地并非秦国统治的根本所在,关中才是。因此,萧何此举被刘邦称为创建帝王基业的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