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识身中大药,不须肘后奇方。
我欲与君谈此,暑途行计何忙。
【注释】
1、送:赠给。医士:医生,即医师。
2、方:方法,方剂。存方:指方术或方药。弋阳:古县名,在今江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勉励友人方存方,要他珍惜自身体内的大药,不要追求那些奇方妙法。因为只要自身体内的大药充足,即使没有奇方妙法,也能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反之,如果一味地追求奇方妙法,而忽视了自身体内大药的修养,那就可能适得其反了。全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是一首很好的送别诗。
但识身中大药,不须肘后奇方。
我欲与君谈此,暑途行计何忙。
【注释】
1、送:赠给。医士:医生,即医师。
2、方:方法,方剂。存方:指方术或方药。弋阳:古县名,在今江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勉励友人方存方,要他珍惜自身体内的大药,不要追求那些奇方妙法。因为只要自身体内的大药充足,即使没有奇方妙法,也能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反之,如果一味地追求奇方妙法,而忽视了自身体内大药的修养,那就可能适得其反了。全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是一首很好的送别诗。
暑途行计何忙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暑途行计何忙的作者是:徐瑞。 暑途行计何忙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暑途行计何忙的释义是:暑途行计何忙:在炎热的路上,行程安排得多么匆忙。 暑途行计何忙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暑途行计何忙的拼音读音是:shǔ tú xíng jì hé máng。 暑途行计何忙是《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的第4句。 暑途行计何忙的上半句是: 我欲与君谈此
我欲与君谈此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我欲与君谈此的作者是:徐瑞。 我欲与君谈此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欲与君谈此的释义是:欲与君共同探讨这些(医学)问题。 我欲与君谈此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欲与君谈此的拼音读音是:wǒ yù yǔ jūn tán cǐ。 我欲与君谈此是《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的第3句。 我欲与君谈此的上半句是:不须肘后奇方。
不须肘后奇方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不须肘后奇方的作者是:徐瑞。 不须肘后奇方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须肘后奇方的释义是:不需要依赖肘后的秘方。 不须肘后奇方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须肘后奇方的拼音读音是:bù xū zhǒu hòu qí fāng。 不须肘后奇方是《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的第2句。 不须肘后奇方的上半句是:但识身中大药。 不须肘后奇方的下半句是:
但识身中大药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但识身中大药的作者是:徐瑞。 但识身中大药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识身中大药的释义是:但识身中大药:意指只要认识到身体内自身的养生之道,即可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这里的“大药”比喻为养生保健的方法或原则。 但识身中大药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识身中大药的拼音读音是:dàn shí shēn zhōng dà yào。
妙处当是不传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妙处当是不传的作者是:徐瑞。 妙处当是不传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妙处当是不传的释义是:“妙处当是不传”意为这种妙处是不宜轻易传授的。 妙处当是不传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妙处当是不传的拼音读音是:miào chù dāng shì bù chuán。 妙处当是不传是《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的第4句。 妙处当是不传的上半句是:
无用乃知有用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无用乃知有用的作者是:徐瑞。 无用乃知有用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用乃知有用的释义是:无用乃知有用,意指在看似无用的事物中,往往蕴含着实际的价值和作用。这句话强调了事物表象与实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某些事物在表面上看可能并无用处,但在特定情况下却能发挥重要作用。 无用乃知有用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用乃知有用的拼音读音是:wú
昌阳或笑引年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昌阳或笑引年的作者是:徐瑞。 昌阳或笑引年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昌阳或笑引年的释义是:昌阳或笑引年:昌阳,即昌蒲,一种香草,这里比喻长寿;或笑,或许笑;引年,延年益寿。整句意为或许昌蒲笑迎长寿。 昌阳或笑引年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昌阳或笑引年的拼音读音是:chāng yáng huò xiào yǐn nián。
桔梗时而为帝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桔梗时而为帝的作者是:徐瑞。 桔梗时而为帝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桔梗时而为帝的释义是:桔梗时而为帝:比喻桔梗花在不同的季节或情境下展现出不同的尊贵地位,如同帝王一般。 桔梗时而为帝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桔梗时而为帝的拼音读音是:jú gěng shí ér wèi dì。 桔梗时而为帝是《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的第1句。
壶中刀匕通神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壶中刀匕通神的作者是:徐瑞。 壶中刀匕通神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壶中刀匕通神的释义是:壶中刀匕通神:比喻医生医术高超,能妙手回春。 壶中刀匕通神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壶中刀匕通神的拼音读音是:hú zhōng dāo bǐ tōng shén。 壶中刀匕通神是《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的第4句。 壶中刀匕通神的上半句是:
未论探丸起死出自《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未论探丸起死的作者是:徐瑞。 未论探丸起死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未论探丸起死的释义是:“未论探丸起死”释义为:不用提及能起死回生的医术。 未论探丸起死是宋代诗人徐瑞的作品,风格是:诗。 未论探丸起死的拼音读音是:wèi lùn tàn wán qǐ sǐ。 未论探丸起死是《送医士方存方归弋阳》的第3句。 未论探丸起死的上半句是:此客亹亹逼人。
注释:桔梗有时为帝王所用,有时被昌阳笑引。无用才能知道它的有用之处,妙处应当是难以传达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即看似无用之物,实则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诗中以桔梗和昌阳为例,分别指出了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和价值。桔梗在古代常被视为一种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而昌阳则是一种植物,其果实可以食用,但口感较差。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物品的特性,强调了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注释】: 俗子纷纷:指世俗之人。 亹亹逼人:指方存方的学问、才华等,令人敬仰。 未论探丸起死,壶中刀匕通神:未论,不必说;探丸,指医书或医术;起死,指挽救生命;壶,指药壶;匕,指药匙。此句意为:不必说那探求医学知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医术,也无需说那药壶中的神奇药物能够治愈疾病、延年益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方存方,临行时作此诗相赠
【注释】 夏:指作者的朋友。 南翁:指作者的朋友的号(或称名)。 社:社庙,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松风:山间松林吹来的清风。 盘旋:旋转回旋。 数语:几句话。 近日:近来。 偶至:偶然来到。 怅然:惆怅的样子。 兴怀:兴起、有所感发。 赋六言一首:作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赏析】 此诗为友人来访时所作。首句“夜语连床未了”,点明是朋友来访,二人通宵对坐,畅谈不已。次句“村醪时复一钟”
夜坐 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 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 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 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 【注释】: 来雁:北归的大雁。 鬓毛随日化:指年岁渐渐增长,鬓边白发一天天增多。 拄颊:用手支撑颊部而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独自在楼上的寂寞情怀。首联“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以景起兴,点出诗人独自在楼上的时间和环境;颔联“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注释】 河津:古地名。五漏:传说黄河上每隔一里地便有一座石阙,名为“漏刻”,用来计时,所以称为“五漏”。后用以指代时间之久。 雾雨:细如牛毛的小雨。千家:指千户人家。 白日鸣饥鼠,深更歇怒蛙:太阳落山了,饥饿的老鼠开始出来觅食;深夜时分,愤怒的青蛙不再鸣叫。 境空愁稍进,诗短意能加:夜晚寂静的时候,忧愁渐渐加重;诗歌虽然简短,但含义深远。 客路多风雨,深忧斗柄斜:旅途中经常遇到风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旧时黄正父,今日一浮屠”,前句中的“正父”指的是黄庭坚。黄庭坚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到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次年改任戎州知州。这里的“一浮屠”指的是僧人。黄山谷的诗风豪放,喜欢佛老之说,他与禅师来往密切,有赠禅僧、赞禅僧的诗作。 第二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