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禅风光。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儿时拊头祝文章,只今未入崔蔡行。
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
屋头荼蘼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蚝山旁。
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诗句释义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禅风光。 - “路岐”意味着道路曲折,不平坦;”不做长”表示不愿长时间停留或经历艰难。野梅与官柳代表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色。”禅风光”可能暗示禅宗的宁静或修行的氛围。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 “看山看水”指观察自然之美;”入诗眼”表示美景被诗人捕捉并转化为诗句。”岁月不觉须眉苍”表达了时间流逝,人的外貌也随之变化。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 “丈人”可能是指舅舅,”开肺肠”意指打开心扉,坦诚相待。”身非石人忘故乡”表示尽管身处异地,但仍然怀念家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 “江湖”指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枕书睡”表明生活节奏缓慢,喜欢读书。”南云”可能象征着远方或南方,”落翁堂”则描绘了梦境中的归家场景。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 - “行坐歌”可能指吟诗作乐的生活方式,”白头”表示年纪的增长。”池南隐几”和”浴凫双”分别描述了隐退后的生活状态和与自然的互动。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 “鳏孤”指的是孤独的人,”羁旅”表示旅途劳顿或漂泊。”石塘破寺”可能象征着荒凉或破旧的寺庙。
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 - “毛锥”是古代文人用来写作的工具,这里可能比喻为微不足道的贡献。”裂”表示破碎,”万事裂”可能指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存者各在天一方”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和命运。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 “善和里第”可能是一个地名,”知几易”表示对世事的洞察。”辽东城郭空相望”描绘了一种辽阔但无人居住的景象。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 “酷似舅”表示非常像舅舅,这里可能含有讽刺意味。”嫫母”和”施嫱”分别代表丑陋的女人和美丽的女人,这里的对比可能是在说外貌上的相似并不重要。
儿时拊头祝文章,只今未入崔蔡行。 - “拊头祝文”可能指的是小时候对文学的祝愿,”只今未入崔蔡行”表示现在的文学成就尚未达到预期的高度。
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 - “一书愿见贳”可能是通过写信来表达自己的希望,希望得到宽恕或理解。”骨肉满县愁难当”表达了由于家族事务带来的巨大压力。
屋头荼蘼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 “屋头荼蘼定过墙”描绘了一种即将消逝的美好景象,”满窗日色文书香”则描述了室内充满阳光和香气的环境。
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蚝山旁。 - “眼前欠甥”可能指的是关心外甥的情况,而自己则感到牵挂。”蚝山旁”可能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这里的“蚝”可能是地名的一部分。
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 “烦将归意作泉下”表达了一种对去世亲人的思念之情,将其归意寄托在泉水之下作为纪念。”小待锦衣漫俗妆”可能是对死后葬礼的准备,强调了仪式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舅舅陈梦寔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时光和自然美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