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欲泛湘江月,亦泛洞庭湖上春。
十年此意逢今日,且喜洪州有主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出关键句,最后写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即可。
这首诗是诗人寄赠好友王观文的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诗人欲泛舟湘江,又泛舟洞庭湖上,表现了诗人欲行不得、欲留不能的矛盾心情。第三句抒发诗人十年来重游旧地的喜悦之情。后两句写友人在洪州的盛况。末二句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既表达了与王观文的深厚友谊,也寄托了诗人仕途不遇的感慨。“扁舟”即小船;“湘江月”“洞庭湖上春”分别指湘江上的月光、洞庭湖畔的春风,这里暗含“扁舟欲泛湘江月,亦泛洞庭湖上春”的意境。
首联点出此次送别的原因,诗人欲借船泛舟湘江和洞庭湖,表达的是想要离开的情感。“扁舟”即小船;“欲泛”是想要泛舟的意思,“湘江月”“洞庭湖上春”分别是湘江上的明月和洞庭湖畔的春风,这里的“春”字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逢今日”指逢此良辰美景,也就是今天。“主人”指友人,诗人要离开朋友远赴他乡,故称朋友为主人。
颔联写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之深,“十年此意逢今日”中的“此意”指的是诗人想离开的心情;“今日”指今天的聚会。十年来诗人一直想离开,今天终于实现这个愿望,所以心情非常激动。“且喜”意为高兴、欣喜。“洪州”是唐代的地名,今湖南南昌市。
尾联写诗人离开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洪州有主人”中的“主人”指诗人的朋友王观文,诗人要离开朋友远赴他乡,故称朋友为主人。诗人希望王观文在新的地方能够顺利发展,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答案】
扁舟欲泛湘江月,亦泛洞庭湖上春。十年此意逢今日,且喜洪州有主人。
译文:
扁舟将要渡过沅江的月光,又要泛舟到洞庭湖上春天的景色。十年以来我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如今很高兴洪州有了主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时作者已离长安十年,久经宦海沉浮的杜甫,此时在江西一带漂泊,与友人王观文重逢,写下了这首诗。全诗感情真挚,意境开阔,语言流畅,音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