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十许日,才有一篇诗。
乡思风中乱,春心雨里知。
病缘衰骤至,懒与睡相宜。
暗想泉溪上,杜鹃啼故枝。

丙戌年新春偶成

新年十许日,才有一篇诗。

乡思风中乱,春心雨里知。

病缘衰骤至,懒与睡相宜。

暗想泉溪上,杜鹃啼故枝。

注释:

  1. 丙戌年:指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
  2. 新春偶成:在春天的某个清晨偶有所感而作成的诗。
  3. 新年十许日:大约过了十来天春节。
  4. 一篇诗:指一首诗。
  5. 乡思风中乱:家乡的思念之情在春风中纷乱如麻。
  6. 春心雨里知:春天的思绪在细雨中愈发清晰明了。
  7. 病缘衰骤至:因年老体衰而疾病突然降临。
  8. 懒与睡相宜:懒得入睡,觉得睡觉与生病相违背。
  9. 暗想泉溪上,杜鹃啼故枝:在寂静的夜晚,暗地里思念着泉水边,杜鹃鸟儿在鸣叫着它那已经凋零的枝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乡愁和衰老的作品。诗人在丙戌年春节后不久,写下了这首诗。首句“新年十许日,才有一篇诗”,表达了诗人在春节期间的孤独与无聊,以及对于诗歌创作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衰老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诗人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