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选表作公卿,如此才猷合要津。
上亦知公能体国,心乎济物不谋身。
梅花岭下忽千里,荷橐班中添一人。
民愿借留留不得,多应留与十分春。
【注释】
饯:送别。罗史君:即罗隐。公卿:指朝廷中的官员。体国:体恤国家,指关心百姓。心乎济物:把心事放在百姓上。
荷橐(hè luǒ):古时官吏所戴之帽,代指官位。班中:指朝廷。借留:请暂时留下。留不得:不能留下。十分春:春天的美好时光。
【赏析】
此为饯别诗,作者以诗人之口,对罗隐作公卿的才能和为国为民的心迹予以赞扬,并对其即将离任表示惜别之情。
首句“圣朝选表作公卿”,表明在圣明时代,罗隐被选拔进朝廷做官。“圣朝”一词既指皇帝,也隐含着对当时皇帝的颂扬。
第二句“如此才猷合要津”,是说罗隐有如此高超的才识,应是朝廷的栋梁之材,应该让他发挥才干,成为国家的重要人才。“才猷”一词指的是才华和谋略。“合要津”则是指应当得到重用。
后两句写罗隐即将离京赴任。“上亦知公能体国”是说皇帝也知道你能够体恤国家。这一句是对罗隐的一种褒奖,也是对他即将离开朝廷、远离京城的惋惜。“心乎济物不谋身”则是说他把心思都放在了为国家做事上,而不是为自己着想。这里的“济物”指的是帮助别人,而“谋身”则是指只顾自己的利益。这句话是对罗隐高尚品德的赞美。
第三句“梅花岭下忽千里”,描绘了罗隐将要离开的情景,他即将踏上远行的旅程,从京城到梅花岭这一遥远的距离就象征着他即将离开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句“荷橐班中添一人”,是说罗隐即将加入朝廷,成为了朝廷中的一员。这里的“荷橐”指的是官员们所戴之帽,“班中”则是指朝廷。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罗隐即将离任的不舍之情。
最后一句“民愿借留留不得”,是说人民希望他留下来,但他却无法留下。这里既有对罗隐的不舍,也有对人民的同情。这里的“借留”指的是暂时留下,而“留不得”则是一种无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罗隐离京的不舍之情。
最后一句“多应留与十分春”,则是对罗隐离京的祝福。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够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留下,继续为国为民做出贡献。这里的“十分春”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时光,是作者对罗隐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