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照耀大江滨,春色无边上藻芹。
千载鲁宫覃美化,百年洛学嗣清芬。
但同南国歌申伯,敢效东坡寿卯君。
谁谓广文官舍冷,眼前突兀厦连云。
寿冯宫教
文星照耀大江滨,春色无边上藻芹。
千载鲁宫覃美化,百年洛学嗣清芬。
但同南国歌申伯,敢效东坡寿卯君。
谁谓广文官舍冷,眼前突兀厦连云。
译文:
文星高悬照耀着长江之滨,春意盎然无边无际的美景。
历经千年的鲁国宫殿依然美丽,洛阳学派继承了清新高雅的风气。
只是与南方的诗人共同歌颂申伯,敢效仿苏东坡为卯君祝寿。
谁说广文馆的官舍是冷清的,眼前这座高楼直插云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冯宫教的祝福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历史传承以及个人情感等,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首句“文星照耀大江滨”,描绘了文星(文人之星)高悬照耀在江边的情景,象征着智慧的光芒普照大地、启迪后人。这既是对冯宫教才华横溢的象征性赞美,也暗示了他在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春色无边上藻芹”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强调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无限美好。同时,“藻芹”指代植物,寓意冯宫教如同这些植物一样茁壮成长,不断进步。
第二句“千载鲁宫覃美化”,回顾了鲁国宫殿的美丽传说,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传承之意。这里用“覃美”来形容古代建筑的美丽,同时也暗含了对冯宫教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赞赏。
第三句“百年洛学嗣清芬”,继续赞颂洛阳学派的学术成就,强调其继承了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这里的“嗣”字,既表示继承,也意味着传承下去,体现了冯宫教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
第四句“但同南国歌申伯”,以南方诗人歌颂申伯(春秋时代的贤臣)为例,表达了与冯宫教共勉之意。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达了对冯宫教崇高品格和卓越成就的认可。
最后一句“敢效东坡寿卯君”,则是直接向冯宫教表达敬意和祝愿。这里引用了北宋文学家苏轼(东坡)为朋友欧阳修(卯君)祝寿的故事,意在表达自己愿意像苏东坡那样为冯宫教送上诚挚的祝福。
末句“谁谓广文官舍冷”,则是反问式的提问,表达了对冯宫教工作场所——广文馆的质疑。然而,紧跟其后的“眼前突兀厦连云”却是转折,揭示了广文馆实际上并非如此冷清,反而有着高耸入云的建筑,形象地描绘出广文馆宏伟壮丽的景象,同时也反衬出冯宫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