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侯修泮几千年,盛事相符易地然。
夏屋渠渠高插斗,诲言历历暖于毡。
简编有味芸香细,风月无边草色鲜。
乐道箪瓢亦人耳,安居何惮士希贤。

【注释】

鲁侯:指鲁国的国君,鲁国在春秋时期是诸侯之一。修泮宫:在鲁国都城修建泮宫。泮宫是古代的官学。泮宫之侧建有学舍,供学生居住和学习。

盛事相符:盛大的庆典与实际相符。易地然:改变地点而使庆典如期举行。

夏屋渠渠高插斗:用高大的屋檐插入斗室(即室内)。比喻屋宇高大。

诲言历历暖于毡:教诲之言温暖如毡。

简编:书卷。芸香细:芸香的气味细腻。芸草,一种香草,其花可制香料,其叶可制芸香。

风月无边草色鲜:风和月明,无边无际,青草颜色鲜艳。

乐道箪瓢亦人耳:喜欢做学问的人,即使只有箪和瓢(两种简陋的生活用具),也心满意足。箪,竹制的饭盒。瓢,葫芦制成的饮水器。

安居何惮士希贤:安家落户有什么可怕?追求高尚品质的人不怕别人比他优秀。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中赞美了孔子周游列国、讲学授徒的伟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陋室,仍乐于从事学问事业的情怀,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首句“鲁侯修泮几千年”,点明时间,为下文写景叙事作铺垫。泮宫是古代官学,鲁国有泮宫,可见其重视文化教育,这与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因而孔子在此修泮宫也是为了弘扬儒家学说。“盛事相符”,说明修泮宫的事已经办得差不多了;“易地然”,表明修泮宫之事已如期举行。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孔子教化之功大矣。

次句“夏屋渠渠高插斗”,描写泮宫中的房屋高大壮观,形象生动,使人感到孔子办学的规模之大。“诲言历历暖于毡”,是说孔子的教诲如同温暖的毛毯一样,让人感到舒适惬意。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孔子办学的功绩。

第三、四句“简编有味芸香细,风月无边草色鲜”,进一步渲染了泮宫的优美环境。书卷多到足以装满竹简和木匣,芸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周围绿草茂盛,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腻生动,充分展示了泮宫的学习氛围。

第五、六句“乐道箪瓢亦人耳”,诗人感叹自己虽生活清苦,但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安居何惮士希贤”,则表达了他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永不满足,不畏惧他人的优秀。

这首诗通过对鲁国泮宫的描绘,展现了孔子教化之功的伟大。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学问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值得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