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能著几两屐,万户何如千首诗。
竹隐在傍须径造,醉乡有路莫他之。
【注解】:
屐(jī):古人穿的一种鞋,形如方头履,四周有齿。 刘氏:《新唐书·刘禹锡传》云:“元和中,坐《连昌宫词》,贬朗州司马。” 改之:指刘禹锡在被贬谪期间所作诗篇的修改。 竹隐:隐居山林的隐者。 径造:直接进入。 醉乡:指沉醉于酒乡之中。 他:别的、不同的。 “竹隐在傍须径造”一句意谓隐居山林的人就在你身旁,你应当直接进去,不要绕道而行。 赏析: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连州刺史,后来又辗转流放到更远的朗州(治今湖南常德)当司马。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后写给友人韦执谊的。诗的前两句说:一生能够着几双鞋呢?而万户之家还不如千首诗的价值大。这里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作者认为人生价值在于精神生活,不在于物质享受,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鄙弃。“竹隐在傍须径造,醉乡有路莫他之”两句说:竹林隐逸之地就在你的旁边,你应该直接进去,不要绕道而行;酒乡的道路虽远,但有它独特的魅力,你要去那里尽情地饮酒作乐。这里诗人劝友人不必拘泥于形式,要随兴而安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