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香雾湿未干,烟光匝地春风寒。
牧童三五唤归切,鞭牛为马蓑为鞍。
一声芦管振林木,口畔呜呜相戏逐。
梅花乱落自潇洒,绝胜豪门调新曲。
扈隩牧笛
蒙蒙香雾湿未干,烟光匝地春风寒。
牧童三五唤归切,鞭牛为马蓑为鞍。
一声芦管振林木,口畔呜呜相戏逐。
梅花乱落自潇洒,绝胜豪门调新曲。
译文:
蒙蒙细雨中的香气弥漫着,还未完全消散。春风吹拂大地,带着一丝寒意。
几个牧童在田间呼唤着归来,他们骑着牛,穿着蓑衣和草鞋。
一阵芦笛声划破寂静,声音悠扬而动人,仿佛在嬉戏中追逐。
梅花纷纷落下,显得格外潇洒自然,比豪门贵族的华丽音乐更显清新脱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田野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田园的宁静。诗中的”扈隩”、”牧笛”等关键词,不仅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还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蒙蒙香雾湿未干”,用”蒙蒙香雾”来形容春雨后空气中的味道,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湿未干”则表达了雨势虽大但尚未停歇的状态,增添了一份朦胧和神秘感。这样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烟光匝地春风寒”,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烟光匝地”形容烟雾笼罩大地的景象,”春风寒”则传达出春天的微凉。这两句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凉意的春景图。
第三句”牧童三五唤归切”,引入了人物,将读者的视线从自然景观转移到了人的生活。”三五”暗示着牧童的数量,表现出农田中劳作的热闹场面。”唤归切”表达了牧童们对回家的迫切心情。这里的人物活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四句,都是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动作,展现春天的美景和牧童的生活。”鞭牛为马蓑为鞍”,描绘了牧童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他们的工具和装备都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一声芦管振林木,口畔呜呜相戏逐”,则是通过音乐和歌声来表现田园生活的情趣。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最后一句”梅花乱落自潇洒,绝胜豪门调新曲”,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梅花乱落”象征着大自然的无拘无束,”豪门调新曲”则暗喻了社会的繁华与浮躁。这种对比,既揭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