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玉烛四时和,处处惟闻击壤歌。
富国不须搜粟尉,劝民当应力田科。
使君身似社樗老,故里贤如乔木多。
今日九原诚可作,吾谁归者有东坡。
【注释】
①承平:太平时代。玉烛:喻指帝王的圣政。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和:和平。
②击壤(rǎng)歌:古代一种无弦乐器,用土块敲击而成。
③搜粟尉:汉代一种俸禄很低的官吏。力田科:劝导百姓努力耕种的科。
④社樗老:比喻村中老人,也说“乡社老”。
⑤故里:旧居。贤如:多贤人,贤人多。乔木:高大的树木。此处比喻有德之士。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曾任杭州通判,后因政治上受排挤,自号东坡居士。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写景叙事,寓理抒情,是一首咏史怀人的佳作。《次刘机将仕韵》是作者为友人即将赴任而作。诗的开头两句“承平玉烛四时和,处处惟闻击壤歌。”描写了太平盛世的景象。承平,太平的时代。玉烛,喻指帝王的圣政。四时,指一年四季。和,平静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太平的时代,国家的一切都很平和,到处都是老百姓在打拍子唱歌。
诗人又写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富国不须搜粟尉,劝民当应力田科。使君身似社樗老,故里贤如乔木多。”意思是说,国家富裕不需要靠征调农民来充实国库,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就行了。你就像村里的老人一样,年纪大,身体健朗,是个有德之人,希望你在故乡能有很多贤人。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路过郑国,与当地一个名叫公孙侨的人交谈,称赞他像一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可以担当起国家重任。后来,果然派他去主持祭祀土地神的大事,并让他管理地方事务。这里的“社樗老”、“乔木”,都是借代词,用来比喻有德之人。
最后两句“今日九原诚可作,吾谁归者有东坡。”则是说:你现在去任职的地方一定能够大有作为。至于我呢?我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与祝愿,也流露出自己的无奈之情,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内敛,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