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伏地全杨李,公亦何知爱恶间。
千古论心许公近,百年归意与谁闲。

【注释】

松菊堂读史五首:杜甫在长安时,曾在松菊堂读书。此诗即作于其时。伏地全杨李:伏地指低头下拜,全杨李是说全心为杨国忠、李林甫所卖。公:指唐玄宗。何知爱恶间:何知,怎么,怎么知道;恶间,谗佞之间。许公近:许,称赞,亲近。百年归意与谁闲:百年,一生的时间。归意,归依的意思,意谓归依于什么?闲,闲暇之意,指没有空闲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长安时的诗作。当时他已过花甲之年,但仍关心着朝政,对朝廷内外的各种人事十分留意。

第一首诗的开头两句是说:当年我低头下拜的时候,心里完全为杨国忠和李林甫所迷惑。“全”字是全心的意思;“伏地”是指俯首下拜,表示忠诚。“杨李”指杨国忠和李林甫,他们是当时专权误国的奸臣。诗人用“伏地全”三字来表明自己当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对奸邪小人的痛恨。

第三四句是说:可是,你(指玄宗)又怎么能知道,我对杨国忠的仇恨,和对李林甫的爱憎之间的区别呢?“何知”是无知的意思。“恶间”是谗言佞语之间。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自己对奸臣的不满和愤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政治腐败的忧虑之心。

第五六句是说:千古以来,人们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认为君臣关系密切,如鱼得水;有的则认为君臣之间应当保持距离,如影随形。然而在我看来,真正能够称得上是“近”的,只有像您这样的人;而真正能让人感到“闲”的,也只有像我这样的人。这里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君臣关系应该密切而有分寸。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自己对当时政治腐败现象的担忧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君臣关系的论述,表达了自己对君臣之间的期望和要求,希望君臣之间能够亲密有加而又不失分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