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淮山一梦新,扁舟曾系市桥春。
津亭石磴双垂柳,见我依依似故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考生理解诗句内容,理解诗人思想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理解诗句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写作背景等分析诗歌的情感。
五岁淮山一梦新,扁舟曾系市桥春。“五岁”指作者五岁时离开家乡,在扬州生活过一段时间。“淮山”即指淮河一带的山区,这里借代自己的故乡。“梦新”即指梦回故乡,故地重游,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扁舟”指的是小船,“市桥春”指在扬州市桥边的春天。
津亭石磴双垂柳,见我依依似故人。“津亭”是指渡口亭子,“石磴”是指石头做的台阶,“垂柳”是指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见我”是见到作者,“依依似故人”意思是说看到我如同看到老朋友一样。作者在渡口遇见了老朋友,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赏析:
此诗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初冬,是一首思归之作。诗的开头两句是说自己幼年时离开家乡到了扬州,但只记得那是一个春天,自己乘着小船在扬州市桥边停泊。这两句写出了扬州城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孤独感受。中间两句则写到自己在渡口遇见老朋友,并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扬州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