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酌公荣有意哉,可能元亮此公侪。
但读离骚政须酒,不应须为菊花来。
以下是对这首《呈毅父提刑》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解读与译文:《不酌公荣有意哉,可能元亮此公侪。但读离骚政须酒,不应须为菊花来。》
- 解析:第一句“不酌公荣有意哉”,表达了诗人对于是否应该享受富贵生活的态度。第二句“可能元亮此公侪”中的“元亮”指的是汉代名士张衡,这里用来形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第三句“但读离骚政须酒”中的“离骚”是屈原的作品,诗人通过阅读它来表达自己对政治事务的需要。第四句“不应须为菊花来”则表达了一种不为世俗所动的境界。
- 译文:我不羡慕那些沉迷于富贵的人,可能像张衡一样追求真正的价值。但我需要读屈原的离骚来处理政务,而不是仅仅为了饮酒而活着。
- 关键词注释:
- 不酌公荣:不羡慕他人的财富和地位。
- 元亮此公侪:比喻那些只顾个人利益,忽略国家大事的人。
- 但读离骚:只有通过学习屈原的《离骚》才能更好地处理政务。
- 政须酒:指在处理政务时需要用到酒。
- 不应须为菊花来:不应该被世俗的享乐所迷惑。
- 赏析: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屈原的《离骚》为例,强调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他也批评了一些只关注个人享乐,忽视国家大事的人。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鼓励人们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