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暂脱戴朝簪,悔被浮云惹动心。
世事可惊如雨骤,客怀无限并秋深。
能归不似天边燕,怯冷愁闻月下砧。
几许清高堪自慰,官居赖有竹萧森。
华阳:指四川的名胜。唐时,四川成都一带为“华阳”所在地。戴朝簪:指戴冠,即束发戴冠,古代士人出仕前的一种仪节。
悔被浮云惹动心:意思是说,我当初不应该被那如浮云般的世俗所迷惑,而应保持自己的高洁之心。
世事可惊如雨骤: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变化无常,就像突然而至的暴雨一样让人感到惊讶和不安。
客怀无限并秋深:意思是说,我的胸怀如同秋天一样深邃广大,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和感慨。
能归不似天边燕:意指如果能够回到家乡,就如同天边的燕子一样自由自在。
怯冷愁闻月下砧: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夜晚听到砧声,让我感到恐惧和忧愁。
几许清高堪自慰,官居赖有竹萧森:意思是说,虽然我身居高位,但仍然保持着清高的品格,这种品质可以安慰我的内心。同时,周围的竹林茂密,给我带来了一份宁静和安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后四句。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对家乡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华阳暂脱戴朝簪,意为我终于摆脱了束发戴冠的传统束缚,开始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后悔被浮云惹动心,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自责,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轻率和冲动,也意识到了自己曾经受到世俗的影响和诱惑;世事可惊如雨骤,客怀无限并秋深,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能归不似天边燕,怯冷愁闻月下砧,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忧虑和不安。他想象自己如果能回归家乡,就会像天边的燕一样自由自在;而在寒冷的夜晚听到砧声,则让他感到恐惧和忧愁。
几许清高堪自慰,官居赖有竹萧森,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坚持原则和信念的肯定。他认为自己的清高可以给他带来安慰,而周围的竹子茂密则给了他一份宁静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在面对人生挑战时的困惑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