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老苔荒席久虚,近分一榻与云俱。
梅花未种招蜂怨,竹所虽青欠鹤图。
无事看山如对客,有时隐几亦忘吾。
过门除却能吟者,不是高僧即老儒。

【注释】

余:我。竹所:竹林。招蜂:招引蜜蜂。

【译文】

房屋老旧,苔藓荒废,席子久已空置。

最近分出一榻给云来共居。

梅花还没有种,就惹起蜜蜂的怨言。

虽绿竹青青似画,缺少了仙鹤。

无时无事看山如同对客,有时隐居几案也忘了吾我。

经过门除却能吟咏的人,不是高僧便是老儒。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退居山林时期。诗人自比为林中之竹,以竹子的清高自许,表明其归隐之意,同时亦反映了他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首联“屋老苔荒席久虚,近分一榻与云俱。”屋老、苔荒、席虚,描绘了一幅荒凉萧瑟的画面,表现了一种衰败之感。然而,在这片荒凉之中,又“分一榻”与云同处,这既显示了竹子的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亲近。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颔联“梅花未种招蜂怨,竹所虽青欠鹤图。”诗人以梅花为例,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而竹之所在,虽然绿色如画,但缺了仙鹤,让人感到有些遗憾。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

颈联“无事看山如对客,有时隐几亦忘吾”。诗人以看山比喻观照世事,认为看山可以使人忘却纷扰,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有时隐几,则更显其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自己心态的一种写照。

尾联“过门除却能吟者,不是高僧即老儒。”这是一首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4个字。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亲近,以及对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