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卧病白头翁,孤愤犹存涕泪中。
竹叶有阴唯待月,莲花自殒不须风。
明朝白帝行商令,何日黄麾入汉宫。
一死等闲无足惜,道人第一莫谈空。
寄焦山成老高邮滋老
白头翁孤愤,涕泪中见情
- 诗的原文
他乡卧病白头翁,孤愤犹存涕泪中。竹叶有阴唯待月,莲花自殒不须风。明朝白帝行商令,何日黄麾入汉宫。一死等闲无足惜,道人第一莫谈空。
- 诗句解释
- “他乡卧病白头翁”:描述自己身处异乡,因病卧床不起,白发苍苍的形象。
- “孤愤犹存涕泪中”: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愤怒,泪水中仍透露出未泯的情感。
- “竹叶有阴唯待月”:比喻竹叶虽小却能遮挡阳光,暗示自己虽处境艰难但内心仍有希望。
- “莲花自殒不须风”:莲花即使凋零也不求风的帮助,比喻自己无需外界帮助也能独自面对命运。
- 关键词释义与赏析
- “他乡”:指自己在外地的生活或工作状态,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的无奈与辛酸。
- “白头翁”:指年迈之人,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岁月的痕迹。
- “孤愤”:表示内心的不满和不平,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抗议。
- “涕泪中”:描绘了诗人悲伤、哀怨的情绪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 “竹叶有阴唯待月”:利用竹叶遮挡阳光的意象,比喻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内心依然充满希望。
- “莲花自殒不须风”:莲花凋零却不借助外力,寓意诗人独立自主地面对困境,不向命运屈服。
- 诗歌背景
- 《寄焦山成老高邮滋老》是宋代诗人晁说之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
- 诗歌艺术特色
- 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思想内容
-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命运的抗争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 后世影响
- 作为宋代文人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被后人传颂和借鉴。
- 现代应用与启示
- 在现代社会,类似的主题和情感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启发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强和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