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此秋飘泊客,茫茫谁是北归人。
庭前雨过鹅群浴,池上风来萤火新。
战马不肥淮甸草,属车思辗洛阳尘。
如闻胡虏渡河去,缑月箕云待老身。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乡的边塞诗。“秋感”是全诗的总题,即秋天的感慨。诗中抒发了作者对故园生活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怀。
前四句写景抒情。首句以“又作”领起,点明自己身在异乡,为漂泊之客。次句承首句而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北归故园的向往。“茫茫”,指迷茫无定,形容心绪飘忽不定。“谁是北归人?”一个反问,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三、四句则描写眼前景物来烘托心境。“庭前雨过鹅群浴”,雨后水塘里的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状,悠闲自得地游弋着。“池上风来萤火新”,池边草丛中,萤火虫飞出,发出一闪而过的亮光。两句都是写实,而所表现的却是一片萧索冷落的景象。
后四句写情抒志,寄寓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战马不肥淮甸草”,“淮甸草”指淮河一带的草地,这里代指北方边地。“属车思辗洛阳尘”。属车,古代的一种车辆,这里借指战车。“洛阳尘”,洛阳城土。洛阳曾是国都,如今成了边关之地,故用洛阳尘表示故国的荒凉。“如闻胡虏渡河去”,“胡虏”指敌人,“渡河去”指敌军渡过黄河。“缑月箕云待老身”,缑山、箕山均为古地名。古人常以“望月”或“观星”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所以诗人说“待老身”即期待年老时回到故乡。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