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潇湘泪,还供阊阖愁。故人过我窗灯下,谓言客子宜悲秋。
往体格律乍相视,久矣揉练几百过。不然何以解能云,是中不放客愁破。
文字能自达,何处有富贵。莫爱离骚亡国音,学乎大雅则知未。
注释:
我手边有潇湘的泪水,还用来供你忧愁。故人经过我的窗前灯光下,说客子应该悲秋。
我们彼此的诗格律乍一看来不相投合,久矣已经揉练练习过数百次。否则怎能解能云是中不放客愁破?
文字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哪里会有富贵?不要喜爱《离骚》中亡国的音乐,学习《大雅》就知未。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冬,当时诗人正羁留于湖南衡山的南岳寺。诗中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相互慰藉、鼓励的情感。全诗以“泪”、“愁”为感情线索贯穿始终。
首联“我有潇湘泪,还供阊阖愁。”诗人以潇湘之泪和阊阖之愁来比喻自己内心的悲伤,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痛苦。
颔联“故人过我窗灯下,谓言客子宜悲秋。”诗人在朋友的窗灯下,听到朋友对自己说:“客子(指游子)应当悲秋”,这使诗人更加感到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颈联“往体格律乍相视,久矣揉练几百过。”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诗歌创作风格并不相同,因此需要长时间地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尾联“不然何以解能云,是中不放客愁破。”诗人用“不”字否定了朋友的劝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无法被消除。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