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山空九月秋,画时应欲遣人愁。
因思梦泽经由处,二十年间若转头。

【注释】

(1)木落山空:深秋时树木凋零,山谷空旷。

(2)九月秋:指深秋。

(3)画应:指画家的绘画作品。

(4)遣人愁:使人产生愁绪。

(5)梦泽:指湖南境内的潇水流域一带,是屈原流放地。

(6)二十年:这里指从熙宁三年到元丰二年,共二十二年。

【译文】

深秋时节树叶已落,山中空阔一片寂静。这时画家要画什么呢?我想,可能是想借画来表达一种深深的忧伤。我想起在梦泽经过的地方,二十多年前曾路过那里,那时年轻,不知世事艰辛,如今回想起来,觉得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弟轼同游文同堂周翰家所作。文同,字子瞻,苏轼之兄。他以擅长画竹而著称,有《墨竹图》传世。苏轼对文同的画艺十分赞赏,曾说:“文与可画墨竹,纸本也;新篁如画竹,虽尺答无异。”周翰也是宋代画家,善画山水、人物和花木翎毛。苏轼与周翰交往甚密,经常互相题跋作画,两人的画作都极为传神。苏轼曾题文同的《墨竹图》云:“潇洒风流蕴藉,天然标格遒利。不类其为人,聊以自娱。”又曾题周翰所画《平远图》云:“妙笔天成,真乃奇绝。然犹恨太简率。”(《东坡题跋·卷三》)

苏轼此诗即题于这两件作品上。诗人首先感叹“木落山空九月秋”,描绘了深秋季节山林萧瑟的景象,然后指出“画时应欲遣人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梦泽经过,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岁月荏苒,物是人非,诗人不禁感叹道:“二十年间若转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