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眼趋浮末,斯人独好修。
青春三不惑,黄卷百无忧。
玉出方流润,鸾停翠竹幽。
相思自成韵,不必寄西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举眼趋浮末
  • “举眼”意味着抬头望向,“趋浮末”指的是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屑于追逐名利的态度。
  1. 斯人独好修
  • “斯人”指的是这样的人,“独好修”表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专注于修身养性。这句诗赞美了那些坚持自我修炼,不为外物所动的人。
  1. 青春三不惑
  • “青春”指年轻时期,“三不惑”意味着年轻人在年轻时不会感到困惑或迷茫。这反映了诗人对年轻人的期望,希望他们在年轻时就能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1. 黄卷百无忧
  • “黄卷”指的是古籍,“百无忧”意味着拥有丰富的知识后,就不会再有任何忧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学问可以消除人的烦恼。
  1. 玉出方流润,鸾停翠竹幽
  • “玉出”比喻才华出众的人,“鸾停”则暗指高贵的地位或人物。“玉出”“鸾停”都是用来形容人的高洁和尊贵。“翠竹幽”则形容环境优雅清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1. 相思自成韵
  • “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自成韵”意味着这份思念已经融入了他的诗歌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1. 不必寄西邮
  • “西邮”指的是西方的书信,“不必寄西邮”意味着诗人认为思念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传达,而不必依赖于书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的描绘,以及他对世俗名利、知识和情感的态度,展现了一个坚持自我追求、内心宁静且具有高尚情操的形象。诗人通过对比世俗与自我修行的关系,表达了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