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
大椿宜更寿,流水遽焉如。
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
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
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
大椿宜更寿,流水遽焉如。
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
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注释】
- 廷尉:古代司法官员,此处指秦观担任过的官职。
- 蒙恩:得到恩惠或赏识。
- 兰台:汉代设置的图书阁,这里代指官府机构。
- 大椿:即椿树,长寿的象征。
- 流水:比喻时间飞逝。
- 鸾锦:华丽的锦绣。
- 花诰:古代帝王赐给功臣或贵族的荣誉性诏书。
- 蛛丝:用细丝做成的网,此处象征束缚。
- 琬琰:美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幽墟:荒凉、无人问津之地。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情的文字,展现了对故去者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整首诗充满了哀婉的情感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字汇也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悼与思念。诗中“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开篇便描绘了主人公生前受到皇帝恩宠的情景,而“大椿宜更寿,流水遽焉如”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的“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描绘了一幅奢华与束缚并存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主人公生平遭遇的复杂情感。“百年谁考德”,则是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探讨,引发读者深思。最后一句“琬琰在幽墟”,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强调了即使是美德也能超越生死,成为永恒的存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愿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表达哀思与寄托情感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