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淮海闲居草,偶遣儿童次第成。
方愧贫家矜敝帚,忽蒙邻壁借馀明。
文昌但愿花前老,张翰何须身后名。
移病阖门参拜阻,卧听车马去来声。
译文
十年间我闲居淮海,偶被孩子们次第完成。
惭愧自己贫困之家,还夸耀着破敝的扫帚;忽然邻居借给我余晖,让我得以在花前老去。
我希望像文昌星那样,永远留在花前;不要像张翰那样,死后才留名。
我因病不能出门,只能卧听车马往来的声音。
注释
(1)次韵答:用原诗的韵来酬答对方(指裴仲谟)。次韵:和别人的诗唱和时,要依照原诗的韵脚来写,这就是“次韵”。次:跟随。
(2)淮海:泛指江淮以南地区。淮海:古水名,即今天的淮河与长江之间地区(包括江苏、安徽等省)。
(3)草:本意为野草。这里指诗歌。
(4)次第:依次,按次序。
(5)方愧贫家:惭愧自己贫困之家。方:副词,表示“却”、“反而”的意思。愧:动词,感到惭愧。贫家:贫穷的家居。矜:自夸。弊:破旧。
(6)忽蒙邻壁:忽然受到邻居的帮助。邻壁:近邻。
(7)馀明:余晖,阳光。
(8)花前:花间。
(9)文昌:星座名,传说中主管文学的星宿。
(10)张翰:东晋诗人,因秋风起意欲辞官归乡而作《思归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裴仲谟的赠答之作。首句“十年淮海闲居草”,表达了作者闲居淮海十年的心情。第二句“偶遣儿童次第成”,表明了作者闲居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反思。第三句“方愧贫家矜敝帚”,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贫困家庭的自嘲,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第四句“忽蒙邻壁借馀明”,表达了作者对邻居的感激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贫困与邻居的富裕,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