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起朝阳内,祠宫极邃清。
高窗窥玉女,巨闑守昌明。
盛掩秦诸畤,雄逾汉两京。
垣横天上紫,洲露海中瀛。
黄帝初龙跃,中原罢虎争。
樵夫亦谈道,行旅不持兵。
此地修禳禬,于时保利亨。
柏梁灾未几,陈宝诏重营。
御帑金缯出,慈闱服玩并。
标题动宸翰,撰次属鸿生。
玉刻黄冠印,金书秘殿名。
妙经藏洞观,真箓佩威盟。
仙溜花间静,琼枝物外荣。
肇禋承帝祉,肆眚顺民情。
天施宁论报,风行不计程。
近传闻磬管,时或见旄旌。
海岳朝双阙,星辰集上楹。
礼如尊太一,事异宠文成。
大以圆丘报,长于至日迎。
侍臣来祭告,法驾欲时行。
釐事通元气,高真达孝诚。
庆增黄帝系,寿续太阴精。
西北夷门峻,东南辇路倾。
云行博山气,风卷步虚声。
符贶方期应,英髦各汇征。
讴歌兴法从,可见泰阶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蒋颖叔的《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特起朝阳内,祠宫极邃清。
- “特起”指的是特别建造,“朝阳内”指的是朝日之地,即祭祀的地方。
- “祠宫”指的是祭祀用的宫殿,“极邃清”意为非常清净、幽深。
- 高窗窥玉女,巨闑守昌明。
- “高窗”形容窗户很高,可以俯瞰外面的景物。
- “玉女”通常指的是仙女,这里指代天上的女仙或神灵。
- “巨闑”指的是高大的门楼或建筑,“守昌明”意味着守护着光明和繁荣。
- 盛掩秦诸畤,雄逾汉两京。
- “盛掩”表示非常壮观,“秦诸畤”指的是秦地的诸多神祇或祭坛。
- “汉两京”指的是汉朝的两个首都长安和洛阳。
- 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个祭祀场所非常壮观,能够与历史上著名的两个都城相媲美。
- 垣横天上紫,洲露海中瀛。
- “垣”指的是城墙,“天上紫”可能是指紫色的宫殿或云彩,象征着神秘和尊贵。
- “洲露海中瀛”指的是陆地上的岛屿或海洋中的小岛。
- 这四句诗描绘了祭祀场所的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 黄帝初龙跃,中原罢虎争。
- “黄帝”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伟大君主,“初龙跃”可能是指他开始统治时有龙出现,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 “中原罢虎争”指的是中原地区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和争斗,国家安定。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祭祀场所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认识。
- 樵夫亦谈道,行旅不持兵。
- “樵夫”指的是打柴的人,“亦谈道”表示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谈论道教或宗教信仰。
- “行旅不持兵”指的是旅行者不需要携带武器,说明这是一个和平、宁静的地方。
- 这两句话描绘了这个祭祀场所的和平氛围,让游客感到安心和放松。
- 此地修禳禬,于时保利亨。
- “修禳禬”指的是在这里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平安和吉祥。
- “于时保利亨”表示在这个时候能够得到保佑,带来好运和繁荣。
- 这两句话表达了祭祀场所的重要性和其对人们的积极影响。
- 柏梁灾未几,陈宝诏重营。
- “柏梁”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建筑或桥梁,“灾末几”指的是不久之后发生了一场灾难。
- “陈宝诏重营”表示重新修建了重要的建筑或宫殿。
- 这四句话描述了祭祀场所在经历了一次灾难后重建的情况,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 御帑金缯出,慈闱服玩并。
- “御帑”指的是皇室的财产,“金缯出”表示这些财产被用于修缮或建造。
- “慈闱”指的是皇帝的母亲,“服玩并”指的是衣服和其他饰品都被收集起来。
- 这两句话表达了祭祀场所得到了皇家的支持和重视,体现了皇家的尊严和权威。
这首诗通过描述祭祀场所的壮丽景象、历史渊源以及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宗教和文化的尊重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