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泉华喷猛霜,境奇因此辟禅坊。
使君环笏留何用,枯木千馀满一堂。
【注释】:
- 真霜寺:指真州(今江苏仪征)的寒山寺。
- 石上泉华喷猛霜:石上的泉水在喷溅时,溅起了白色的水花,好像有猛兽在猛吞猛噬。
- 境奇因此辟禅坊:因为这里的景色非常奇特,所以在这里辟建了寺院。
- 使君(刺史):指宋真宗时真州知州王钦若。
- 环笏:指手执笏板。古人入朝或待客时用以记事、持物,退朝后则放于席前作为坐位。
- 枯木千馀满一堂:庭院中种满了一千多年的老树,形成了一片林荫。
- “真州”句:真州(今属江苏)是南朝梁武帝的故都,当时这里佛教盛行,建有“真觉寺”,后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寺位于长江北岸,因山得名。相传唐代大诗人张继曾在此隐居,并写下了《枫桥夜泊》诗篇。
【赏析】:
此诗作于宋真宗咸平年间。据《太平广记》记载,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这首诗则是描写真州寒山寺的美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石上泉华喷猛霜”,“石上泉华”即石上的泉水喷溅起来时,溅起白色水花,就像猛兽一样在猛吞猛噬。“猛霜”二字,写出了泉水喷溅的力量之猛。
颔联“境奇因此辟禅坊”,“境奇”是说这地方景色十分奇特。“辟禅”是开辟佛寺的意思。“禅坊”是佛寺里修行的地方,此处用来比喻风景优美之地。
颈联“使君环笏留何用”,“使君”指的是宋代的真州知州王钦若,“环笏”是指他手中拿着的手板。“留何用”是说王使君手中的手板有什么作用呢?这里用反问句来表现王使君的心情,也表现出他对这景色的喜爱。
尾联“枯木千馀满一堂”,“枯木”指那些生长了一千年以上的老树,它们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满一堂”指这些老树把庭院占得满满当当。“枯木千馀”和“满一堂”两个词组,都是写景的手法,将景色写得更加具体生动。
整首诗语言质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描绘真州寒山寺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