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津头问镆铘,一潭秋水漫烟霞。
画屏对客景藏景,芳树压溪花照花。
有策廷争惭贾谊,无功庙食笑张华。
夜深霹雳轰双剑,惊起延平十万家。
【注】南剑水阁:南剑县水边的亭阁。津头,渡口。画屏对客,形容亭阁的装饰华丽。芳树压溪,形容亭阁周围的风景秀丽。
译文:
我准备去渡口向李镆询问他的事迹,但只见一潭秋水,烟雾缭绕。亭阁的画屏对着客人,仿佛是一幅风景画。芳树掩映在溪流之间,花朵照映在花影之中。我有对策而廷争感到惭愧,无功无德却享受庙食之礼而让旁人发笑。深夜里雷声轰鸣,仿佛是双剑在相互碰撞。这声响使得延平十万人家都惊醒了。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南剑水阁观景后写下的咏史之作。诗人通过观察和联想,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欲向津头问镆铘”,诗人想要去渡口向李镆询问他的事迹。这句诗既表明了诗人的意图,也为接下来的描写铺垫了背景。
“一潭秋水漫烟霞”一句,诗人描述了一潭秋水的景象。这里的“一潭秋水”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而“烟霞”则增添了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后面的叙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画屏对客景藏景,芳树压溪花照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亭阁周围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画屏对客”形象地描绘出亭阁的装饰华丽,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芳树压溪花照花”则展现了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和谐交融。
第三句“有策廷争惭贾谊,无功庙食笑张华”中,诗人以贾谊和张华为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有策廷争”指的是有策略地参与政治斗争,而“无功庙食”则意味着没有实际功绩但却享受庙食之礼。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感慨之情。
最后两句“夜深霹雳轰双剑,惊起延平十万家”则是写诗人夜晚听到雷声的情景。这里的“夜深”暗示着时间已经非常晚,而“霹雳轰双剑”则是对雷声的夸张描述,象征着历史的巨变。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革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南剑水阁的描绘以及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革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