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头颅昨自知,行年懒问斗牛箕。
才如昭纬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
蟠屈尚怀云雨志,坚刚犹励雪霜姿。
阶前松已围三尺,一笑仍烦季主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他与王维、孟浩然、李白并称“诗中四友”,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奴”之称。他的作品以五言律诗见长,工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有的亦寄寓身世之感,具有孤峭清苦的特色。《赠谈命江文魁》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四十头颅昨自知,行年懒问斗牛箕。

才如昭纬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

蟠屈尚怀云雨志,坚刚犹励雪霜姿。

阶前松已围三尺,一笑仍烦季主推。

注释:

  • 四十头颅昨自知:昨日我自知自己的年纪已有四十岁。
  • 行年:岁月、年龄。
  • 才:才能、才华。
  • 昭纬:东汉天文学家邓体,曾为王莽、刘秀两朝占星,被王莽所杀,死后被追封为昭纬。
  • 夏侯: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彰(字子脩),被封为陈王,后因参与曹丕代汉之事而被诛杀,故后世常将曹彰的命运喻为“徒抵疑”。
  • 蟠屈:指曲折蜿蜒。
  • 云雨:这里指云雨之志,即壮志凌云之意。
  • 坚刚:坚定刚强。
  • 季主:指战国时赵国人毛遂,他在平原君的宴会上按剑而前,迫使赵氏出兵,后成为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
    赏析:
    《赠谈命江文魁》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和品格,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首联“四十头颅昨自知,行年懒问斗牛箕。”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认识和态度。“四十头颅昨自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龄的感慨,感叹岁月无情,转眼之间已经四十岁了。“行年懒问斗牛箕”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他不愿意去过多地关注年龄的增长,而是选择用一种淡然的态度来面对。这里的“斗牛箕”指的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颔联“才如昭纬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则是对友人才能和命运的评价。“才如昭纬甘居下”称赞了友人的才能如同汉代天文学家邓体一样卓越,但却甘愿居于下位,不张扬自己的才能。“命若夏侯徒抵疑”则暗示了友人的命运如同三国时期曹彰一样坎坷,但依然坚定前行。这里的“夏侯”指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彰,他曾被封为陈王,但由于参与了曹丕篡汉的阴谋而被诛杀,因此后世常将曹彰的命运比喻为徒抵疑。
    颈联“蟠屈尚怀云雨志,坚刚犹励雪霜姿。”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性格特质和人生态度。“蟠屈尚怀云雨志”表达了友人虽然经历了曲折的人生道路,但仍然心怀壮志,有着如云雨般磅礴的力量。“坚刚犹励雪霜姿”则强调了友人坚定刚强的个性,如同冰雪一般坚韧不拔。这里的“雪霜”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环境,而“砺”则意味着磨砺和锻炼。
    尾联“阶前松已围三尺,一笑仍烦季主推。”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祝愿。“阶前松已围三尺”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台阶前的松树已经高大茂盛,如同古人所说的“青青子衿”、“青青子佩”,象征着友情的美好和永恒。“一笑仍烦季主推”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继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就。这里的“季主”是指战国时期赵国人毛遂,他曾在平原君的宴会上按剑而前,迫使赵氏出兵,后成为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