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伊轧乱秋声,花下新凉暑不侵。
浓叶衬成螺展髻,芳苞拆尽玉垂簪。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把酒问花花不语,微吟空伴小蛩吟。

【诗句释义】

  1. 扁舟伊轧乱秋声,花下新凉暑不侵:扁舟在狭窄的江面上行进时发出轧轧的声响,秋天的声音和扁舟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2. 浓叶衬成螺展髻,芳苞拆尽玉垂簪:浓密的树叶衬托出像螺旋一样卷曲的发髻,花苞逐渐裂开如同佩戴着玉制的发簪。
  3.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谁又能够评判茉莉花的花蕊是高贵还是低贱呢?或许不一定能分清它的香气是淡还是浓。
  4. 把酒问花花不语,微吟空伴小蛩吟:端着酒杯向花儿提问,花儿却不说话;独自轻轻地吟唱,只伴随着蟋蟀的鸣叫。
    【译文】
    扁舟行驶在秋日的江上,发出轧轧的声响,花树下清凉的秋风也吹不散暑气。浓密的绿叶衬托出花蕾螺旋般的形态,花瓣慢慢展开犹如佩戴着玉制的发簪。谁能判断茉莉花蕊是高是低,或许无法分辨它的香味是淡还是浓。端着酒杯向花儿提问,花儿却不说话。独自地轻轻地吟唱,只能伴随蟋蟀的鸣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首联“扁舟伊轧乱秋声,花下新凉暑不侵”写扁舟在狭窄的江面上行进时发出的轧轧声,与秋天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接着,诗人描绘了花下的景色,“浓叶衬成螺展髻,芳苞拆尽玉垂簪”形象地表达了花蕾的形状和美丽,以及花朵的美丽和香气。
    颔联中的“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是对茉莉花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茉莉花的评价。最后两句“把酒问花花不语,微吟空伴小蛩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茉莉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寂寞之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