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云绝顶俯金渊,直上重山最上颠。
一佛向来临大地,万松今独近高天。
枯楠夭矫浑生意,断石盘陀几合年。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译文】

登上云顶寺的绝顶,俯瞰金渊。直上重山最高峰。一佛降临大地,万松独自高天。枯楠夭矫充满生机,断石盘陀历经多年。大士重来,嘱咐嘱托,我即将挥毫,扫清战火。

【注释】

过怀安军云顶寺:怀安军是北宋时设置的边防名,云顶寺在怀安城北。拂云绝顶俯金渊:指登临云顶寺的最高峰,俯瞰金渊(今青海湖)。

直上重山最上颠:指直上重山之巅,为最高峰。

一佛向来临大地:指佛祖降临人间。

万松今独近高天:形容万松林中只有松树高耸入云,其他树木都显得矮小,比喻自己孤傲自高。

枯楠夭矫浑生意:意思是枯死的楠木依然有生气。

断石盘陀几合年:意思是断裂的石头经过岁月的磨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比喻世事沧桑,人事如梦。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意思是大士再次来到此地,嘱咐嘱托,我要挥笔疾书,扫除战争的烽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历八年(1048)冬到次年春间,任河东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知怀州等职务后所作。此诗写怀安云顶寺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雄心壮志。

首联“拂云绝顶俯金渊,直上重山最上颠。”描绘的是云顶寺的绝顶美景,从远处仰望,山峰直插云端,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诗人站在绝顶之上,俯瞰着整个金渊,那种豪情万丈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之情。

颔联“一佛向来临大地,万松今独近高天。”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信仰的虔诚之情。诗人想象中佛祖降临人间,与万物共生共荣;而万松林中的松树却独自高耸入云,仿佛在诉说着它们与世无争的高洁品格。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追求高尚品质的人生目标。

颈联“枯楠夭矫浑生意,断石盘陀几合年。”进一步描绘了云顶寺周围的自然环境,枯死的楠木仍然充满生命力,断石经过岁月的磨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些自然元素的存在,让诗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和时间的流转。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独特感悟。

尾联“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则将诗人的雄心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想象大士再次来到此地,他准备挥笔疾书,扫除战争的烽烟,还百姓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顶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迈气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