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满明月,更觉双溪明。
秋来诗酒无,毋乃亦太清。
诗筒解我意,续续堆轩楹。
岂无斗酒藏,而待君所营。
顿闻别驾贤,行听立鹄声。
秋光恐无几,有酒何从倾。
扁舟下沧浪,及此月犹横。
要当办兹游,奇绝夸平生。
【注释】
千家:千户人家。明月:明亮的月光。双溪:两条溪流,指林子长溪。秋来:秋季已到。毋(wú)
乃:难道。亦:也。太清:过于清高。诗筒:酒壶或酒杯。续续:连续不断。解意:理解你的意思。轩楹:房屋的梁上、柱间。斗酒:一斗酒。君所营:你筹划的。别驾贤:贤能的县令。顿闻:突然听到。别驾:古代官职名,县令。行:将要。立鹄(hú):鹤鸣声,这里代指南方。沧浪:大海。要当:一定要办到。兹游:这次游览。夸:炫耀。平生:一生的志向。
【赏析】
《和梁饰甫通判招饮林子长溪堂韵》是南宋诗人刘过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酬答好友梁饰甫而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赤诚之情和豪爽之性。诗中以“明月”、“秋光”“斗酒”等意象,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友情的热爱及追求。全诗意境开阔、气势奔放,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热烈,堪称千古传世佳作。
首联“千家满明月,更觉双溪明”,写月色如洗,溪水澄澈。“千家”指众多人家,“明月”指皎洁的月光,“满”字写出月光普照千家万户的景象,“更觉”表示更加明显的意思,“双溪”是指两条小溪,溪水流经两家之间,此处借指作者与梁饰甫之间的友情,“更觉”表示这种友情更加深厚。
颔联“秋来诗酒无,毋乃亦太清。”意思是说秋天到来时,因为天气寒冷,所以没有喝酒吟诗的心情,但是诗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清高的表现。“诗酒无”指的是诗人在秋天没有吟诗饮酒的兴趣,“毋”在这里是“不要”的意思。“太清”指太清静、太清高,表示诗人并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过于清高,而是希望能像朋友一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颈联“诗筒解我意,续续堆轩楹。”意思是说诗人用酒杯或酒杯中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意思不断地堆积在轩楹之间,即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断地涌现在心中。“诗筒”指的是酒壶或酒杯,“解我意”表示诗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续续”是形容思绪纷乱的样子,“堆轩楹”则是形容这些思绪不断地涌现在诗人心中。
尾联“岂无斗酒藏,而待君所营。”意思是说诗人并不缺少美酒,但是却一直等到朋友想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享用。“岂无”是表示肯定的意思。“斗酒”指的是一斗酒,“藏”是储存的意思。“君所营”指的是朋友想要做的事情。这一句的意思是诗人虽然有很多美酒,但是一直等到朋友想要的时候才拿出来享用,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最后一联“顿闻别驾贤,行听立鹄声。”意思是说突然听到了县令的名字,并且听到了鹤鸣声,这表示诗人已经来到了这个地方。“别驾”指的是县令,“行听立鹄声”则是指诗人在路上听到了一声鹤鸣声,这里的“行”是动词,表示行走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诗人突然听到了县令的名字,并且听到了鹤鸣声,表明他已经来到了这个地方。
尾联“秋光恐无几,有酒何从倾?”意思是说秋天的光辉恐怕很快就要消失了,那么有了美酒又该如何去喝呢?“秋光”指的是秋天的阳光,“光恐无几”表示秋天的光辉快要消失的意思,“何从倾”则是表示如何去喝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诗人感叹秋天的光辉快要消失,所以无法享受美酒带来的快乐。
这首诗是酬答好友梁饰甫而作,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之情和豪爽之性。诗中以“明月”、“秋光”“斗酒”等意象,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友情的热爱及追求。全诗意境开阔、气势奔放,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热烈,堪称千古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