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森森当翠屏,壁间诗句有留名。
昔逢利口挤之死,今伴苍髯凛若生。
雪压枝擎犹有力,月高林静更双清。
抚松似共黄门语,况听萧萧枕上声。

【注释】:

和令君岁寒亭韵——这是一首和诗,即用前人的诗句作答。

老干森森当翠屏——指老松树干苍劲挺拔,如屏风般排列在翠绿的山屏之间。

壁间诗句有留名——指这些诗句被镌刻在墙壁上,得以流传下来。

昔逢利口挤之死——过去有人为了利益而排挤他。

今伴苍髯凛若生——如今他已与苍髯相伴,显得威严而又庄重。

雪压枝擎犹有力——即使大雪压住了枝条,依然显示出它的力量。

月高林静更双清——月光明亮时,树林安静,更显出它的清幽。

抚松似共黄门语——仿佛在抚摸着松树,就像在与黄门对话。

况听萧萧枕上声——更何况听到枕头上的蟋蟀声。

【赏析】:
此诗是一篇和韵之作,通过咏物抒怀表达了对友情、人生境遇以及自然景物的感慨。首句描写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色,以“老干森森”形象地描绘出苍劲挺拔的老松矗立在翠绿山屏之间,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姿态。第二句则运用典故,“壁间诗句”指的是这株苍松被镌刻在墙壁上,成为历史见证的一部分,象征着其不朽的价值和长久的影响力。第三句回忆了过去的经历,“昔逢利口挤之死”,意指曾经有人为了私利而排挤自己,但如今却能与苍髯相伴,显得更加威严而庄重。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景象,即使是在积雪压顶之下,松树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力量感。
第五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月高林静更双清”,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新幽美,如同一副美丽的画卷。第六句“抚松似共黄门语”则将诗人与松木之间的亲密关系比喻为与黄门(宦官)的对话,暗示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这种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况听萧萧枕上声”,则是诗人对自然界声音的聆听,尤其是蟋蟀的鸣叫声,不仅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也增添了一份诗意。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境遇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