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宗师心中的,回由评品手持衡。
至刚大勇本来有,由义居仁熟处行。
说到孤忠推自孝,辄拚一死肯偷生。
此篇此语令人醒,夜半青灯看到明。
孔孟宗师心中的,回由评品手持衡。
至刚大勇本来有,由义居仁熟处行。
说到孤忠推自孝,辄拚一死肯偷生。
此篇此语令人醒,夜半青灯看到明。
诗句解析:
- 孔孟宗师心中的,回由评品手持衡 -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儒家思想中理想人物的赞美。”孔孟宗师”指的是孔子和孟子,他们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回由评品手持衡”则意味着这种理想人格在评价标准上是公正无私的。
- 至刚大勇本来有,由义居仁熟处行 -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理想的人格特质。”至刚大勇”描述了一种坚强和勇敢的品质,”由义居仁熟处行”则表明这些品质是在坚守正义和仁爱的原则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
- 说到孤忠推自孝 - 这一句强调了个人品质的重要性。”孤忠”指的是忠诚,而”推自孝”则是指这种忠诚源自于对父母的孝心。
- 辄拚一死肯偷生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为了信仰或原则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辄拚一死”意味着毫不犹豫,”肯偷生”则是说宁愿死去也不放弃。
- 此篇此语令人醒,夜半青灯看到明 - 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也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感慨。”此篇此语令人醒”意味着这首诗的话语能够使人觉醒,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信念。而”夜半青灯看到明”则可能意味着在黑暗中,这首诗的光芒仍然明亮,给人以指引和启示。
赏析:
这首诗是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赞美和追求。通过对比和反思,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道德、勇气和忠诚的理解和追求。诗中的语言虽然朴素,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整首诗既有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也有对现代价值的探索和思考。